讓很多人明白了,原來自己覺得好吃的菜,竟然是那樣做出來的
而且也體會到一位廚師要做出一道美食的不易。
見識到廚師的不易,也就很自然能夠共情廚師的辛苦。
馮正明的出現,真的是一下子改變了廚師的地位。
曾經很多人都不太能看得起廚師。
尤其是在燕喜樓倒閉前后的時期里,一家酒樓里菜做的不好就是廚師的問題,一家酒樓如果讓人滿意,大家會覺得是老板會經營。
再加上很多海外的餐廳大批涌入國內,使得很多人都覺得海外那些東西更美味。
國內的各種傳統菜系,根本屬于跟不上時代,應該被拋棄的東西。
最直觀的體現就在于,大量港城的廚師進入各地傳授各種港式的烹飪方式。
結果港城廚師在任何地方,都能拿到比其他菜系廚師高出好多倍的工資。
在這樣一種風氣下,馮正明的橫空出世,可以說是在全國大賽上狠狠打了很多人的臉。
而之后,馮正明用他的手藝,在國宴上再次嶄露頭角。
尤其是他在港城,和海外那位名廚科夫曼之間的比試,更是堪稱是確定了魯菜絕對的地位。
自那之后,馮正明真正成為了中華名廚的代表。
因為馮正明的崛起,帶動了魯菜重新受到重視,讓很多魯菜廚師也跟著沾光。
所以老師傅們很清楚,馮正明的存在,真的是成為魯菜,乃是國內廚行里最不可或缺的一個人物。
崔老師傅感慨道:“正明真的是帶領我們魯菜重回巔峰的關鍵。”
這話獲得老師傅們的一致認同,大家真的發自內心覺得馮正明的出現是魯菜之幸。
馮正明則微笑:“崔師伯你們夸得越來越夸張了,我們魯菜是這樣的經典,是集合了我們幾千年傳統烹飪的精髓。
我想即便是沒有我,將來也是會出現一位一位厲害的廚師,把我們的魯菜發揚光大。”
稍微停頓,馮正明又看向幾位老師傅:“何況還是崔師伯你們,你們才是我們魯菜真正的基石,有你們在,魯菜的根骨才不會偏。”
馮正明這么說,讓老師傅們也都露出笑容來。
同時爺爺和司徒爺爺也都贊成馮正明的說法。
“還是要有你們這些老師傅坐鎮,不會讓魯菜走偏。”
“不錯,一個菜系要想傳承好,是需要有老師傅坐鎮守住傳承的。”
連陳澤志也開口:“對啊,師伯、師叔、師父你們才是我們魯菜真正最寶貴的。”
張爺爺:“哈哈哈,那可不,你們幾位真正是魯菜的泰斗。”
老師傅們被說得面面相覷,接著同時都笑了起來。
“哈哈哈,正明你就別在這跟我們相互夸獎了。”
“就是就是,大家都是為魯菜傳承發展做努力嘛。”
“都在出力,不用非要分出誰出的力大。”
“對,一起努力,讓魯菜更好。”
“只要魯菜能傳承發展好,大家都是有功勞的,不必區分出高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