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前期還是要以江成哲為主,夏蕙畢竟剛正式拜師,還需要跟隨馮正明進行一系列的學習。
西餐館街上那家店股份,被馮正明分成了三份。
他自己是獨占四成,江成哲和夏蕙分別有三成股份。
至于馮正明其他的分店,無論是齊魯省內各地,還是滬城的其他三家。
店長掌勺他都會給兩成股份。
當然馮正明幾位師兄們,基本都是跟他對半分到分店股份。
匯泉樓的股份上,馮正明更是給了大師兄四成股份,他和五師兄分別拿三成股份。
馮正明股份分配上的毫不吝嗇,自然獲得大家對他的支持。
江成哲心底更是認定了要跟著馮正明的。
而就像是包國峰和包太太夫婦倆分析的那樣。
馮正明這么做,目的就是要收攏人心,要讓江成哲他們這些青年廚師都能愿意跟著他馮正明干。
這樣一來,他才能夠逐步徹底掌握餐飲業的話語權。
有青年廚師的拱衛,手上有推薦酒樓和餐館的推薦指南。
等老洋房餐廳開業,再擁有一家標桿級別的餐廳在手。
滬城的餐飲業只能被馮正明安排的明明白白。
這一點暫時還沒有多少人完全看透。
實在是馮正明身上其他標簽都太過明顯。
他所展現給所有人看到的標簽。
就是全國烹飪大賽狀元,一位做了一手好菜參與過國宴的頂尖大廚,一位中華烹飪有強烈個人追求的烹飪大師。
在這樣耀眼標簽掩蓋下。
很多人都忽略了,馮正明在齊魯全省各地都有分店,單單是在滬城他已經有四家分店。
而且他即將要在老洋房里開一家餐廳。
哪怕是不提老洋房餐廳開業是否能讓馮正明賺錢。
光是他那些分店,每年也足以讓他有著不菲收益了。
可又有誰會覺得,這些錢馮正明是不應該賺呢?
他身上那些被人看到的標簽,每一個也都是真實的他。
他更是會為每一道菜投入足夠多心血。
當你擁有足夠能力,也沒有人會覺得你不該賺錢。
就像是江成哲經常會想:當初如果自己拿下全國大賽的狀元,能做到馮正明現在的這些成就嗎?
每當這么想,江成哲進行一番推演后,都會得出一個結論。
他如果是狀元,肯定不如馮正明做得好。
江成哲覺得,自己絕對不可能像是馮正明這樣,把狀元的名頭如此好的利用上。
甚至還不斷通過比賽結束這些年的個人努力,加強了他全國烹飪狀元的名氣。
所以江成哲是真的對馮正明徹底服氣。
回到滬城的城區,馮正明讓大巴車司機,一家一家分店把人送回去。
當然幾家分店的掌勺店長和骨干,被馮正明統一帶回西餐館街上分店開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