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正明也算是教會后廚眾人,一種引導客人的點單策略。
那就是給出客人一些固定的選擇。
看似在讓客人自己選擇,實際反倒是馮正明在引導客人選他希望客人做出的選擇。
關鍵這么做了之后,顧客并不會有任何的反感。
顧客會覺得自己受到馮正明的尊重。
馮正明和后廚眾人,也進入一種比較悠閑狀態。
因為每晚的客人早已經固定,菜單也是固定好的。
那么也就不必提前做太多的準備了。
當然,雖說不用做太多準備,但烹飪流程馮正明依舊很嚴苛。
不會允許出現任何的瑕疵。
每道菜馮正明都精心設計過,從烹飪的每一處細節,到最后的擺盤,甚至連上菜馮正明都有著獨特設計。
比如馮正明做的仿熊掌,讓客人看到一個完整的熊掌造型。
往往會滿足很多客人的一份好奇心。
當客人看到幾乎是和傳說中熊掌一模一樣的菜,已經被這道菜的獨特所吸引。
而之后品嘗時,又會被獨特的口感所驚艷到。
馮正明的仿熊掌外面模具是掏空冬瓜。
冬瓜是馮正明專門精心挑選,是一種足夠酥爛幾乎不會有絲毫筋的冬瓜品種。
掏空的冬瓜還需要進行一番煨煮入味,再向其中瓤入準備好的餡料。
餡料上,馮正明舍棄傳統的單純用肉泥做餡。
他是用一層菌菇料,一層肉,再來一層經過加工的土豆泥,最后再封上一層蔬菜。
這其中還被馮正明加入了燉煮軟爛蹄筋,以求在口感上還有一些熊掌感覺。
這一道經過改良后的仿熊掌,讓所有客人都吃得相當驚艷。
可能在品嘗到這道菜前,沒有哪一位客人會想到,有人可以把仿熊掌做到如此美味。
關鍵擺盤上,馮正明完全是模仿曾經名菜,百熊掌。
所以視覺上會給客人一種,就像是真熊掌一樣。
但是從吃第一口你就會知道這不是熊掌。
這一點上和很多仿熊掌,要極力仿制出熊掌的味道口感完全不同。
馮正明不追求那些,他就是要讓客人吃上一口就知道不是熊掌。
但吃上一口后,又會被仿熊掌獨特風味完全吸引。
這份獨特的設計,真是讓客人們無不拍手稱贊。
品嘗過后,很快馮正明這道仿熊掌的照片也流傳出來。
不少人看到照片第一時間都差點以為,馮正明是不是違法了
實在是馮正明做的樣子,就是太像百熊掌。
可是所有吃過的人都說,第一口吃了就知道不是熊掌,但味道是真的好吃。
這就使得不少人更加好奇了。
有人甚至想要中午到馮正明的餐廳,單獨點這么一道仿熊掌嘗一嘗。
但被告知了,餐廳中午不做這道菜。
而且要吃這道菜,必須要提前預約才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