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雖辭官,仍會留在汴京。
一是蘇軾仍就汴京為官,他擔心王安石因蘇軾文章與奚落一事,會與蘇軾算賬。
二是他也好,史宛也好,亦或者程氏等人也好,在汴京住了這么些年,早已習慣。
一眾老百姓是唉聲嘆氣。
但大家并未再勉強蘇轍。
翌日一早,那些百姓就送來了許多土產。
有地里剛翻出來的紅薯,今年新產的稻米,昨天連夜去河里釣的幾條大肥魚滿滿當當,擺了小半個院子。
為首的村民道“蘇大人無論如何要將這些東西收下,這都是我們的一片心意。”
蘇轍自是不能收的。
誰知他還未來得及說話,那些送東西過來的村民將東西一放下就跑了。
元寶在后頭追都追不上。
一直在場的蘇軾見狀,心中也是頗為感動“八郎,你對老百姓們的好,他們都記在心里。”
“這幾日你已交接清楚,明日就是自由身,那你接下來這些日子打算做些什么”
說著,他就自顧自替蘇轍出起主意來“叫我說,你不如開個書院吧,收些家境貧寒卻才高八斗的讀書人為學生,好生教一教他們,等著他們入仕后,要他們將王安石貶的遠遠的,將王安石壓的死死的。”
蘇轍笑道“六哥,我并沒有你那樣喜歡讀書的。”
蘇軾一想,好像是的,便又道“朝中多的是跟紅頂白之人,如今一個個攀附于王安石,連帶著對我都開始打壓起來,我整日在府衙也是無所事事。”
“八郎,反正咱們閑著也是閑著,不如我們合起伙來開一個兄弟酒樓,將我研制的那些菜全都推廣開來,你覺得如何”
這話說的蘇轍心里猛地一跳,看著蘇軾面上的鄭重之色不像開玩笑,忙道“六哥,當然不行。”
“有杏花樓珠玉在前,很難再有酒樓能夠超越它了。”
“我想趁著這段時間多為老百姓做些好事。”
至于怎么做,他還沒想好。
不過他想憑著自己穿越的身份,應該是不難的。
接下來幾日的時間里,蘇轍在家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整日想的就是如何憑著一己之力讓老百姓們過上好日子。
可還未等他想出個子丑寅卯來,就聽說司馬光來了。
說起來,司馬光與范鎮乃好友,同為保守派。
最初蘇轍與王安石為伍后,明里暗里,范鎮將他罵的是狗血噴頭,但司馬光卻未說一言。
但兩人從那事之后沒了來往也是真的。
司馬光女兒生辰,司馬府也就給程氏一個人下了帖子而已。
所以對今日司馬光前來,蘇轍還有些意外。
等著蘇轍匆匆趕到書房時,司馬光正在看他所題之字,見他來了,只道“我聽范鎮范大人說如今你對學問有所松懈,但在我看來,世間種種皆為學問。”
“比起當年科舉時,你的字寫的更好了。”
他不像歐陽修,是個喜歡多言的,寒暄兩句之后就道“今日我前來找你,是想問你,你當真是想要辭官嗎”
蘇轍聽出了司馬光的弦外之音,他也知道,包括王安石在內的許多人都以為這事兒大有貓膩“大人說笑了。如今官家旨意已下,朝中已在商選接替我從前位置的人,難道這事兒還能有假嗎”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