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轍重重點了點頭“對,官家,微臣心意已決。”
半個時辰之后。
蘇轍走出了御書房。
離開時,他的頭上并未戴來時所戴的烏紗帽。
一開始,無人將這件事放在心上。
可不出半日的時間,蘇轍辭官的消息就已傳遍了。
王安石聽聞這消息時,正在喝湯,今日廚房為他燉的是清火去燥的老鴨湯。
近來因官家搖擺不定的態度與蘇軾的文章,他面上雖仍是云淡風輕,但嘴里已潰爛的不成樣子。
聽說這消息的王安石被湯燙的是齜牙咧嘴,卻什么都顧不上,揚聲道“你說什么這消息可準確”
待他聽說這消息千真萬確后,王安石卻沉默了許久“他這到底是要做什么”
王雱道“您這話是什么意思”
因他聽王安石在他跟前提蘇轍說的多了,他對蘇轍印象很好。
他覺得蘇轍辭官是好事兒。
他知道一直這樣下去,他的父親勢必不會放過蘇轍的。
王安石皺眉道“人活在世上,皆有所求,求財求色或求權,但他對這些卻紛紛不在意。”
“我原以為他無欲無求,但先前城郊一帶變法時,我見他對老百姓的態度,我知道他是在乎老百姓的生死安危。”
“這樣一個人,他怎會置那些老百姓于不顧”
所有人都以為他聽說這消息會高興,誰知他卻憂心忡忡,甚至再無用飯的心思。
一開始,他也以為蘇轍與自己當初一樣,以退為進。
可后來轉而一想,他知道以為蘇轍的聰明才智定不會冒險。
難道,是真的
沒過幾日,王安石嘴巴爛的更厲害了。
這幾日的蘇轍卻見識到人性的多樣化。
知曉他已辭官的消息,有人極力挽留,有人幸災樂禍,有人冷眼旁觀倒是城郊那些百姓知道后不舍得很,組織起來一起來到了蘇家。
為首的那個正是當日塞給官家一個皺皺巴巴小紅薯的阿婆。
別看這阿婆年紀大了,但中氣十足,一開口就道“蘇大人吶,您可不能辭官,您辭官了我們怎么辦”
她這話話音剛落,就紛紛有人接話“是啊,雖說謝景溫那畜生已被官家治罪,但朝廷那些官員是什么德行,我們還能不知道只怕以后再也遇不上比您更好的官員呢”
“蘇大人,您是不是遇上了什么難事兒若真是如此,我們這些莊稼人興許也能幫您出出主意”
蘇轍心下是大受感動。
這也是為何他愿意盡心盡力幫助這些老百姓的原因。
想當初他勤學苦讀,為官入仕,一開始只是為了自己,為了家人,如今卻也是心懷天下蒼生。
蘇轍正色道“多謝各位好意,可我心意已決,官家已經答應我辭官,恐難如各位所愿。”
“不過你們放心,只要我在汴京一日,你們遇上了難事,一樣可以來找我,只要我能幫得上大家,定不會推辭。”
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