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瓦森納協定
因此,即使政治資歷尚淺,小布什仍然穩穩的當上了第43任總統。
美國老百姓們希望,他能重現1980年代那種低稅率與自由繁榮的盛況。
很可惜,八年任內,他創造了一場繁榮,又醞釀了一場新的危機,八年過后,似乎一切都回到了原地。
小布什上臺后,履行了自己的承諾。
首先是大規模的減稅。
20012003年,小布什接連出臺減稅案,合計減稅高達135萬億美元,是美國歷史上規模最大的減稅之一。
這些減稅政策,降低了幾乎所有納稅人的稅額,包括針對最低收入階層的減稅、增加研發投入的稅收抵免、降低資本利得稅、取消股票紅利稅、削減遺產稅,等等。
減稅政策在短期內確實立竿見影。
2003年開始,gd增速回到了2以上,失業率也見頂下降,人人皆大歡喜。
但問題是,里根時代的減稅能創造非凡效果,是因為當時的稅率很高,社會負擔極重。
里根上任之初,個人所得稅最高70,公司所得稅最高46,是社會困頓之源,因此減稅的威力持久而巨大。
但小布什時代的形勢是不一樣的。
個人所得稅最高39,公司所得稅最高34,本身稅率就不高,也不是社會的主要矛盾。
因此減稅的邊際紅利很小,三、四年時光就到頭了。
但問題卻是長遠的,政府的財政赤字迅速惡化,并在接下來的幾屆總統任內,逐步成為一個嚴重問題。
其次,是金融監管的放松。
早在里根和老布什政府時期,推進金融自由化,就是一項重要的議程。
比如1982年的加恩圣杰曼儲蓄機構法,1987年的公平競爭銀行法、1989年的金融機構改革、復興和實施方案等,核心議題都是金融機構的松綁。
這些政策雖然在里根時代也造成了金融監管缺失,投機風氣盛行的弊病。
但整體來看,在那個僵化保守的時代,這些政策對于釋放競爭、激活市場,仍然是利大于弊的。
但現在,本身金融監管就很寬松的時代,小布什再點了“一把火”。
政府甚至親自下場,無視游戲規則了。
小布什認為,要拯救經濟,最快捷的方式就是撬動房地產。
因為地產是百業之母,是鋼鐵水泥、家具家電、重工業、輕工業、服務業,數百個行業的需求之源。
刺激房地產,將讓美國經濟的復蘇事半功倍。
因此他提出了一個“美國夢”,一個“人人有房子住”的宏大夢想。
但現實問題是有錢人早都買房了,買不起房的都是窮人。
窮人儲蓄少,收入也不穩定,怎么樣才能幫助他們實現“擁有一套房子”的夢想呢
小布什冥思苦想后。
一部熱辣滾燙的美國夢首付款法出爐了。
法案明確規定。
每年為首次購房的低收入家庭多達2億美元的援助,幫助他們支付首付款和貸款手續費。
間隔一年后,又弄出了一部赤裸裸的零首付法。
大幅降低了購房者的貸款門檻和資產審核要求。
只要你是美國人,不,只要你是人,你就能貸款買房。
伱以為小布什的手段就這些
no。
為了進一步刺激房市,他還讓政府在二級市場上,對兩家最大的住房抵押貸款公司房利美和房地美進行長期補貼,并要求他們加大對低收入人群的貸款支持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