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繼勛驚訝的看了他一眼。
而且漢華旗下的幾支基金里,相信淡馬錫也有一定的份額。”
這里就不細說了。
其中住宅開發收入占比最高,2001年占總收入61,其次是商業物業出租,占比184。
所以,最好的辦法就是溫水煮青蛙,一部分一部分的賣,分批轉移。
可以說,小算盤打的叮當響。
凱德集團成立的時間并不長。
印度之所以敢一而再再而三的對外國公司出手,且不怕影響本身的投資環境,顯然也很清楚這些外國公司的尿性。
好在凱德40的股權掌握在淡馬錫控股手里,屬于親兒子。
徐良明白他的意思。
第三,凱德集團的輕資產戰略比較對他的胃口,也代表著未來房地產行業的發展方向。
所以,真想要在三哥家賺到錢,最好的辦法就是賣他們做不出來的東西。
不做印度就不做吧,反正市場也沒多大現在的三哥gd還不如南韓,全球十名開外。
但他一個剛進入公司的新人,沒打算去觸大老板的霉頭。
因為發電、煉鋼和電信這三個行當,印度國內都有可以取而代之的公司。
干死你們,正好肥一波自己。
為了更好的適應房產市場發展的需要,減少競爭,兩千年的時候百騰置地和發展置業合并成了現在的凱德集團。
根據數據,2001年凱德集團有息負債達到906億新元,凈負債率達87,導致當年集團有43億新元的利息費用,進而導致集團當年虧損28億新元。
雖然高杠桿是所有房企的基本特征,凱德當年債務過高看似也無可厚非。
左手倒右手也玩的很溜。
第一,它的股權相對集中,只要搞定了淡馬錫控股,就能把公司買過來。
孫志楠是玄武亞洲新加坡私募股權基金的負責人,也是漢華新加坡分公司的負責人。
“老傅,以你的能力,我不擔心9號基金的未來。接下來的幾年,除了發展好9號基金,你也多多協助一下孫志楠,把漢華新加坡公司發展好。”
同樣的例子還有國內這幫在三哥家做互聯網的。
徐良點了點頭后,“了解凱德集團嗎”
國家也不允許。
為了擺脫高負債的困擾,凱德的管理層開始向轉型輕資產戰略。
新加坡房產巨頭百騰置地和淡馬錫控股旗下的房產公司發展置業分別造成了38和19億新元的虧損。
至此,凱德集團已經完成向“開發商基金經理”的轉型,并且借助于reits募集的資金,開始了大規模的收購。
如2001年,頒布證券和期貨法,對reits上市作出具體規定。
聽著他意有所指的語氣,徐良微笑著點了點頭。
98年亞洲金融危機,給新加坡的房地產市場造成了巨大的沖擊。
20022007年共收購9項物業,包括i大樓、新加坡廣場、來福士城等優質物業。
傅繼勛微微皺了皺眉,雖然他不是很清楚,徐良為什么這么討厭印度。
“負債。”
地產增值的空間很有限。
二十年就到頂了。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