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0章中芯國際的談判
如果能收購這些海力士的專利,以及制造工藝,能為中芯國際節省至少3年時間,并趕上主流芯片廠商的發展,意義非凡。
微微吸了口氣,冷靜下來后。
“徐先生,想要繞過瓦森納協定,把這些技術出口到華夏,恐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這個需要我們雙方的努力。”徐良笑道。
現在華夏跟美國正處于一個蜜月期,再加上他在美國的人脈,通過的希望很大。
而且中芯國際的股東中還有高盛、華橙國際、恩頤投資、芯成半導體、摩托羅拉等美國資本,以及偉創力、德意志管理基金、祥豐投資等國際資本。
張如京點了點頭,中芯國際有十六個具備影響力的大股東。
如果公司能更進一步,創造更高的營收,也符合他們的利益。
最關鍵的是90納米雖然是全球主流cu生產工藝,但已經算不上最新了。
沒有威脅到西方的科技霸權。
“徐先生,為什么海力士會賣出這些資產”
“很簡單,海力士債臺高筑,為了還債,想賣掉他們所有的非存儲芯片業務。cu業務是重中之重。
另外,請張先生放心,只要能讓美國方面通過,海力士的cu業務就會賣給中芯國際。”
海力士跟漢華聯手在無錫投資芯片廠的事他也聽說了。
所以他倒不懷疑徐良的話。
“徐先生打算把cu業務賣多少錢”
“15億美元。”
張如京眉頭一皺,搖了搖頭。
“太高了,我們最多能接受6億美元。”
徐良笑了笑,老張看著面善,但看起價來卻毫不手軟。
“張先生,6億是不可能的。這樣吧,我再退一步,14億美元,我們不需要現金,可以全部變為中芯國際的可轉換債券。”
張如京心中一動。
如果是這樣的話,就不用動用中芯國際寶貴的現金流。
只需要每年支付一定的利息,將來公司壯大了,收入多了,再償還的話,遠比現在更輕松。
“我方可以接受可轉換債,但14億美元還是太多了。”
“張先生,我已經讓步了。貴方應該表現出一定的誠意。”
雙方唇槍舌劍。
最后草簽了一份協議。
紅巖基金旗下殼公司紅河基金把持有的海力士cu業務所有專利和工藝賣給中芯國際,作價13億美元。
中芯國際不支付現金,而是以5年期可轉換債代替,五年內只需要支付每年786利息,到期后支付本金。
談完了正事,徐良帶著張如京在丁香花園轉了一圈,中午一起吃過午飯后,便送他離開了。
看著車子遠去。
“徐總,我們為什么不要股份”
“還記得看過的中芯國際資料嗎”
點頭后,呂慧恍然。
“您不看好中芯國際跟臺積電的官司”
徐良緩緩點了點頭。
張汝京創辦中芯國際之初帶走了一批原屬于臺積電的彎彎班底,且沿用了臺積電的工廠運營模式,為訴訟的爭端埋下了隱患。
臺積電多次借此起訴中芯國際侵犯其專利權及商業秘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