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1章內存
徐鐘顯子嗣興旺,一連生了五個兒子三個女兒,而且因為醫術精湛和家資頗豐的關系,一個都沒有夭折。
徐鐘顯一看兒子這么多,就跟老岳父商量,讓二兒子姓徐,傳承自己徐家的香火。
老岳父雖然有點不愿意,但女婿太優秀,再加上孫子確實不少,就同意了。
這個改回徐姓的就是徐家三世祖徐堯德。
也是讓徐家興起的人物。
他天資聰穎,15歲中秀才,20歲中舉,27歲金榜題名為二甲第五名進士出身,后來做到浙省布政使。
也就是在這一代,徐家定下了:
國鐘堯瓚良,鴻文繼世昌;
萬懷規順治,民德玉家祥。
二十字輩的家譜。
因為長期在經濟發達,中西聯系緊密的江浙做官,徐堯德雖然算不上學貫中西,但也算是當時官場中少有的開眼看世界的人。
所以在任上的時候,果斷讓自己的二兒子徐瓚參加了第四次留美幼童,光緒七年1881年畢業于紐約省曲老格致大書院。
歸國后出任清江電報局領班、魔都電報局線路總管等職,曾主持勘造寧漢電報線路、滇黔線路。
民國建立,郵傳部改名交通部,四祖徐瓚任郵傳司司長,兼郵政總局局長。
從古至今,幾乎所有的大家族都無師自通兩面下注,保證家族綿延的傳統藝能。
所以當黃埔軍校成立的時候,徐家第五代去了五個人。
后來紅、白分裂,徐家后代也陸續兩邊下注。
徐家第五代接班的時候,已經是解放時期。
白的這邊跑到了。
紅的也成了首長。
所以政策變換的時候,徐家才能趕在其他人之前散盡家財,只劃了一個中農。
因為五祖的果斷。
徐家并沒有受到太大的磨難。
可惜的是因為白的拖累。
好在后來反正后,發展的還不錯。
不過從第六代、第七代、第八代。
半世紀的時間,因為環境的關系,從沒舉辦過什么宗族活動的徐家,除了每隔10年續一次族譜外,幾乎感受不到宗族的存在。
徐良從小到大,更沒見幾個徐家的高官顯貴。
所以一直以為自己是平頭老百姓。
到是沒想到徐家還有這么輝煌的過去。
“爸,從族譜上論我應該是第八代繼字輩,您怎么沒給我取個帶繼的名字?”
徐良問道。
“還能為什么?因為你爸是過繼的繼子。
當時人家說了,你跟你妹妹都不算徐家人,不能進徐家的族譜。”王靈香沒好氣道。
“原來是這么回事。所以我們就更沒必要上趕著入族譜了。”徐良道。
“兒子,其實我們都是徐家的后代。
二世祖徐鐘顯入贅的劉家,就是你爺爺奶奶的本家,如果當初沒有改姓劉,他們本該姓徐。
所以不管姓劉還是姓徐,我們都是徐家人。”
徐永培連忙解釋道。
徐良到是知道爺爺奶奶家祖上確實是醫生,他現在還記得,爺爺奶奶的老房子有個悶頭櫥,里面放了很多線裝的醫書。
不過嗡嗡嗡時期,他爺爺當了老師,醫術到他這一代就斷了。
著實有些可惜。
“爸,你是怎么知道這些的?”
“你現在發展的好了。
劉家和徐家都想讓你加入他們各自的族譜,結果拿過來一看,兩邊記得清清楚楚。
這才弄清楚始末。”王靈香解釋道。
“兒子,你想加那邊?”徐永培問道。
“那邊也不加。”徐良直接道,“我們現在姓徐,既然從根上沒錯,那就不用改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