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又華麗的購物區,有許多酒吧和高級餐廳。
華燈初上時最為熱鬧,故又稱埃馬努埃爾夜廊。
回廊呈十字交叉,有象征美洲、亞洲、非洲、歐洲四大陸的鑲嵌畫。
“姐夫,這里真漂亮?”
看著周圍精美的雕塑,以及別具一格的裝飾風格,美人眼里滿是贊嘆。
“這種文藝復興的風格確實漂亮,但拋開表象看本質,這里未必就適合生活。”徐良笑道。
“好看就夠了,我可沒打算在這里過日子。不過姐夫要是喜歡的話,人家就陪你在這里住一輩子。”
看著她嬌憨的樣子,徐良抬手點了一下她光潔的額頭。
“我們有倫敦的豪華大莊園不住,干嘛來這里受罪?”
“嘻嘻,人家就是一說。姐夫,我們去前面的餐廳吃飯吧?”
徐良順著他手指的方向看去。
門口上方的匾額上寫著巴爾德。
推門進去。
是一個環境很優雅的西餐廳。
兩人找了個靠窗的位置坐了下來。
隨著兩人進來的保鏢,也散坐在周圍。
服務生走過來遞上菜單。
跟徐良在一起的時間久了,莫紅妝也知道了他的大肚量。
直接點了十份菲力牛排。
各種肉食也點了一堆。
“姐夫,不夠的話我們再加。”
徐良笑著點了點頭,拿起刀叉,剛要下嘴。
悠揚的歌聲從遠處傳來。
下意識的轉頭看去,一個穿著紅色長裙,有著栗色頭發的女孩正在不遠處的舞臺上表演。
婉轉的聲音,如泣如訴。
“大海閃耀的地方,風輕輕地吹;在一個古老的露臺上”
“姐夫,你聽過這首歌嗎?”
徐良搖了搖頭,“你知道?”
“歌的名字叫卡魯索。”莫紅妝點頭后繼續道,“意大利作曲家盧西奧黛蘭在航海途中到那不勒斯海灣進行補給。
黛蘭入住的維多利亞精致旅館,那是歌唱大師卡魯索去世之前療養的地方。
而黛蘭的房間就是當年卡魯索住的那間。
在那不勒斯的時光,黛蘭站卡魯索當年站在的陽臺上。
聽著旅館老板給他講卡魯索去世之前在這旅館里的一切情況。”
莫紅妝興致勃勃的講述著她了解的歌曲的背后故事。
“卡魯索是一個歌唱家。
1897年,作曲家普契尼在挑選飾演藝術家生涯的演員。
卡魯索憑借他天籟的嗓音和純熟的技巧成為藝術家生涯的男主角。
逐步成為名揚天下的歌唱家。
1920年卡魯索在紐約大都會演出丑角,開唱不久他就開始不停咳嗽吐血,觀眾叫他不要再唱了。
最后卡魯索暈了過去。
從此他離開了歌唱的舞臺,回到那不勒斯。
雖然不能上臺,但他還繼續在這個旅館里給他深愛的妻子上聲樂課。
由于卡魯索患得是胸膜炎,那時候他已經沒有聲音了,但是他還努力為她做示范。
1921年8月2日這位偉大的歌唱大師離開了人世。
黛蘭為了紀念一歌唱大師卡魯索,著手創作了caro這首歌。”
看著莫紅妝迷離的眼神,徐良笑著搖了搖頭。
女孩子就喜歡這種凄美的愛情故事。
但在徐良看來,一個結了三次婚的男人,怎么可能是什么從一而終的情圣?
剝開現象看本質,這個叫卡魯索的家伙只是一個倒霉的歌唱家,然后恰巧被一個有才華的作曲家改編成了一首現象級的歌曲,進而流傳后世了而已。
這就跟水滸傳一個調調。
把歷朝歷代多如牛毛的賊匪,改編成了反抗暴政的英雄。
但這些所謂的英雄,動輒滅人滿門,還吃人肉。
嘖嘖
“你怎么知道這些?”徐良笑問道。
“音樂課上老師教的,卡魯索流傳很廣,很多歌唱家都翻唱過。”
話鋒一轉。
“我聽表姐說,姐夫也自己寫過歌?”
徐良臉上多了一抹回憶。
“好多年以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