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一政策變動,這些教育資源都會消失的!
蘇長義年輕的時候,也是遇到過貴人了。
當年大學生不多,他分配到家鄉,當個學校老師。
后來,寫材料不錯,被當時的縣里一把手看重,調了過去。
這在他們那個年代,還是很常見的一件事。
后來這條路幾乎沒有了。
隨著老領導的退休,他熬資歷也熬到了現在。
但是,不管如何,他的初心是好的,想為家鄉做點事,讓自己分管農業、文教衛體,他也扎扎實實在做。
這個行業算是專業領域,有時候,還是要聽專家的意見。
他也不瞎折騰,知道農民經不起折騰,一次搞不好,家底都沒了。
后來遇到養殖場,也是盡心去幫助,縣里有稅收不說,村里也收益很多,變相也帶動了很多的消費。
以前都是別家參觀,現在來自己這里參觀的也多了。
這個行業,是有行業壁壘的。
沒有外行看起來那么簡單。
剛開始,還擔心是曇花一現,后來,了解到周游的實力,才放心下來。
只要有抵御風險的實力,這類行業也是能長遠發展的。
只是這個教育啊,還有些懸乎。
周游帶著孩子,其實就在當天露了一次面。
孩子這么小,又回到廬州去了,那里放心一些,還要打疫苗。
周游自己在家休息幾天。
得到關于教育的消息。
周游忍不住冷笑一聲:“果然如此,既想吃肉,還不想出力,打的一手好算盤,這是吃定我的回饋家鄉了。”
“教育先緩一緩吧。”
是的,辦私立學校是能掙錢,但是,周游掙得錢還少嗎,卻那幾千萬幾億嗎?
到時候,搞了學校,一堆的問題。
出力不討好的事情,周游才不會去做。
那個果蔬公司,也是如此,分給縣里利益,也是為了讓他們出力的。
先把初中的搞好。
高中也有理由緩一緩,豎子不足與謀。
很多時候就是如此,一個人就會耽誤一個地方。
蘇長義算是了解周游的,知道這個選擇之后,其實大概率也能理解周游的選擇。
換成自己,他也是如此。
億萬富豪,去哪里不行,非要上趕著給你?
改革改革,沒點魄力怎么行,要是大家都按照老一套,現在還是原始社會呢。
宋雷是唯一的受益者。
屁顛顛的主動去找周游。
到現在,縣里領導,除了蘇長義,其他人還真沒有主動接觸過。
也是,再有錢如何,也不給他一分!
“周教授好,一直想來拜訪,就是怕給你添麻煩。”宋雷客氣的說道。
周游笑了笑:“行吧,以后和我哥說就行了,領導都忙。”
本來就不是很快活,還是先把話說在先。
也就這次了,以后他不管。
宋雷臉色微微變了下,隨機又笑了起來,管他呢,有利益就行。
“好的,知道周總忙,還是要感謝周總回饋家鄉啊,每次其他地方來我們這里參觀取經,搞什么經驗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