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預這種朝堂高官認為,小孩子心思單純,天真無邪,不會受太多干擾,嬉戲童謠可能對也可能錯,有識之士應當仔細分析,以為鑒戒,或有用處。
另者,此時的天文學中,認為熒惑星降世變成童子,歌謠嬉戲,這被稱為“讖謠”。
這就是個迷信的社會啊!
見吳前等人交換眼色,盡皆無言,季收又看了眼威風凜凜的趙槐,心一橫,道:“既是邵太白募兵,我等自當從之。”
他身后還有七八人,見“帶頭大哥”這么說了,紛紛說道;“我等愿追隨邵將軍。”
吳前回過神來,憂心忡忡。
季收卻不放過他,恭恭敬敬喊了一聲“吳公”,催促不已。
吳前嚇了一跳,連連擺手,道:“我何德何能,敢稱‘吳公’。”
季收不理,只問道:“此番募兵幾何?”
“暫募一千二百人。”
“那得多跑幾個地方。”季收笑道:“我家中有些親朋好友,在外做莊客,形同奴婢。我將其偷偷喚來,舉家投奔邵將軍,如何?”
“須得老實本分才行。”吳前說道。
“那是自然。”季收拍胸脯保證道:“常年吃苦,能下地干活,可上河搬貨,若不聽話,隨便打。不似那等老賊悍卒,不服管教。”
“可。”吳前點了點頭,道:“不過有言在先,若不成,還是會罷遣,不可能什么人都收的。”
“好,好。”季收連連點頭,滿口答應。
隨后,他喊來幾人,令其各自呼朋喚友,頃刻之間,便拉出了百余人,吵嚷著要當兵。
他們不傻,不會僅僅因為一句童謠就爭著當兵。
更大的原因是吳前每次來募兵,都會帶上一些銀槍軍士卒現身說法,用他們的經歷來吸引這些纖夫、苦力們。
人終究是向往好日子的。
不當兵就不會死了嗎?你太天真了,死的可能性也很大。
既如此,不如當兵搏一搏——僅限禁軍和銀槍軍,其他人若來征兵,他們保管躲起來。
當天下午,由季收帶路,吳前等人又跑了幾處地方,募得四五百人。
整個過程之中,庾亮、徐朗、周謨三人心事重重,愁眉不展。
庾亮甚至想到了是不是有人陷害魯陽侯,并把目標鎖定在了太傅幕府的一些人身上——有些時候,不需要上位者直接下令,自有急著幸進之人主動跳出來,施展腌臜手段,會是誰呢?
唉,木秀于林,風必摧之,奈何奈何。
但另外一方面,他心中也有幾分動搖,萬一這個童子歌是真的呢?有沒有可能是真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