準確地來說,王都由兩座毗鄰的城池構成,
一座位于西邊的山上,是為「衛城」,一座位于山下的平地,是為「都城」。
衛城稍小,以軍事防御為主,都城較大,以居住為主,且附近還規劃了不少農田。
都城北、東兩側臨河,西面是山,只有南方有相對廣闊的平地。
劉九說了,王都附近劃出了不到七百頃田,多為平地,另有少許坡地,其中三百頃分給國中官員軍將,其余約四百頃分給侍衛。
桓思這時才知道燕王竟然還有兩千侍衛,那他帳下兵馬應有萬人,而不是八千。
侍衛一家給田三十畝,需要六百頃地。于是又在稍遠些的零碎河谷平地中圈了二百余頃分發下去,湊足了六百頃地。
除此之外,兩千侍衛定期領糧食、布帛或毛皮賞賜,可能比不上大梁禁軍,但比世兵強。
這兩千家平日里就住在王都附近,一旦有事,短時間內就能召集起來,以他們為骨干,驅使大量農兵,以為防御。
說白了,這是標準的防御態勢,既防高句麗,亦防朝廷。
天子在這個地方為燕王筑王都,可謂用心良苦,生怕他被兄弟所害一一雖說朝廷遠征遼東的可能性很低,但不能不防。
桓思想明白這個,晞噓不已。
天家的事情可真是殘酷。或許天子不太相信后繼之君真的會討伐遼東,因為得不償失,還會便宜了高句麗,但他凡事都往最壞的方面考慮,心思是真的深沉一一或者說陰暗。
帕巖城附近已經有很多人在勞作。
地基已經完工,剩下的就是挑土篩沙,夯筑城墻及各類城防設施。
河面上飄來了一根根大木,應是在上游采伐的,岸邊有人收攏,然后就堆在一個個草棚上陰干一這個過程要持續數年之久。
聽聞洛陽已經出現了烘干木材的土窯,用時極短,卻不知效用幾何。
燒制磚瓦的土窯也建起來了,不多,只有兩座,看樣子還沒正式開窯,可能是人手不足吧,畢竟制作磚壞挺費工的。
山道之上,一車又一車的糧食被拉了上來。或者通過木筏、小船一點點逆流而上,拉至臨時修建的河浦附近。
都七月中旬了,人丁依舊在往這邊匯集。聽口音各個地方的人都有,很明顯是要大干特干了,
弄不好要到第一場雪落下時才會停工。
「如果光靠燕王自己,別說王都了,旅順能在幾年內整飾得像模像樣就不錯了。」桓思感慨了一聲。
劉九剛在山中尋到燕王,得令后返回,聽到桓思的話,有些不高興:「燕王乃今上愛子,得些好處不是應該的?遼東一萬驍銳,不還是看著高句麗?」
「是,是。」桓思連忙順著他的口吻說話:「高句麗乃我朝大患,有燕王鎮守遼東,其便是西侵,也不敢全力出擊。」
「這就對了嘛。」劉九點了點頭:「朝廷是將我等當邊鎮軍士在用,以后都不一定給錢了,現在優待一點又算得了什么?」
說完,他頓了頓,道:「大王在山中巡視伐木場,這會正往紅崖而去,下山吧,去紅崖等大王桓思無奈,又走冤枉路了。
海風凜冽,空氣中充滿了咸腥的味道。
一艘大型海船在不遠處下了碳,數艘小船圍繞四周,將船上吊下來的東西收入船艙之內,然后奮力劃向岸邊,在紅崖河(莊河)口附近靠岸。
桓思定晴一看,原來是新捕撈的海魚,頓時有了興趣「少府給的船,一共兩艘,都是溫麻船屯的新式海船,水師都沒多少呢。」劉九用略帶點驕傲的語氣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