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真二人在建章宮。
「力真,你的兵已經自西域撤回來了,可曾撫慰?」邵勛問道。
「阿爺,我特地等到十月底,掏空家底,一人發了兩匹絹才走的。」元真說道。
「哈哈,整天和阿爺哭窮。」邵勛笑了笑,道:「涼城兵回來后,可曾說什么?」
「都說高昌富裕,比涼城好。」元真回道。
「他們去過高昌?」邵勛有些驚訝。
「三兄請他們去的,吃了一頓酒罷了。」元真說道:「阿爺,高昌是不是真的很富?
我也想去看看。」
「高昌說富富,說窮也窮。」邵勛說道。
元真有些不太理解這句話,不過沒多問,只道:「阿爺,你是不是在調發禁兵西成?
你就讓我去嘛。涼城有三千兵,今年只去了千人,剩下兩千人羨慕不已,都想去西域弄些錢花花。」
邵勛無奈。這些殺才,就知道劫掠,
大梁朝安定多年,國力與日俱增,戶口繁衍日盛,從今往后,干涉西域的能力也會越來越強。有些事情是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的,軍功集團對戰爭的渴望永無止境。西域那種地方,天高皇帝遠,朝廷沒法直接管,只能如同節度使一般放權,這些軍政一把抓的大將或許沒能力造反,但搞事的可能性極大,你還沒法查清楚到底是怎么回事。
人家說有胡入侵,所以我打過去了,獻上立功名單如下—
一會又說某個國家不禮敬上國,斬殺使者,形同叛亂,所以需要出兵鎮壓,再獻上立功名單如下..
你查得清嗎?查不清的。甚至你派過去的監軍也有立功的需求,上下流一氣,擅啟邊畔,讓整個大梁朝始終維持著斷斷續續的中小規模戰爭,根本停不下來。
當然,這種程度的邊境戰爭,倒也不至于會怎樣,對國力的消耗是有限的,可能都抵消不了人口增長、生產力進步所帶來的國力增長。
怕就怕西域邊境戰爭開啟的時候,其他地方同時爆發大規模戰爭。
但世上沒有十全十美的事情。
往好的方面想,至少給國家留了一支有戰斗力的軍隊。
安史之亂時,安祿山攜十五萬兵馬叛亂,唐朝好歹還能抽調朔方、河西、隴右及安西、北庭兵入援,西域胡人國家也派了一大堆兵過來打仗,有人甚至連國王都不做了,就來干安史叛軍一一后來這部分胡人將校子弟都被編入了神策軍。
既要又要可使不得!
「罷了,明年你就十六歲了,是該出去見見世面了。」邵勛看著兒子,道:「先去你三兄那看看,聽他的話。」
「好。」元真用力點頭。
邵勛又看向王銀鈴,笑道:「我們的好兒子。
王銀鈴聽了這句話,竟然愣了一會,心中有些觸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