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0章只是在這里住幾天
這戶人家兩層樓的房子,也是木式結構,不過房子看上去到不了民國,應該是五六十年代蓋的。
房子只是一個單間房,墻磚很多是從別的地方撿過來的。從墻面上帶“會館”字樣的磚就能看出來。
剛走進房門,他聽見樓上有人走動的聲音。
可能是上面的人也聽見了他進來的動靜,他繼續在房子里面尋找的時候,上面暫時安靜了下來。
跟他自己之前在別的老房子里面遇到這種情況一樣,不想讓別人知道他在里面尋找東西。
當然,也沒有這個必要,知道了就知道了,大門都砸了,拆遷區也沒有用院子圍起來說不讓別人進來。
或許這樣只是心里作用,畢竟是去別人家撿東西,總帶著那么點“心虛”的感覺。
在一樓前后兩個小單間先隨便看了一下,他發現這家人也是一個喜歡收藏奇石的人,樓梯下面以及里面那間房子的地面有很多的石頭。
這些石頭都是鵝卵石,要么看上去造型奇特,要么面上有各種不同圖案的畫面,要么材質看上去是火爆石或者是蠟石瑪瑙以及看上去有些通透的水晶石等石質較好的石頭。
當然,石質好的石頭很少,大多都是造型石或者畫面石。
對于石頭,他還是不太喜歡。
樓梯下的光線有些暗,里面的一些物品看得不清楚,剛才過來沒有把三輪車鐵箱子里面的頭燈拿過來。
他打算先看看房間里的其它光線好一些地方的物品,尋找一遍去拿了頭燈過來再尋找樓梯下的東西。
在兩個單間尋找過后,除了找到幾塊看上去比較好的石頭外,他還找到了幾本八九十年代的老農歷本,一個老冬帽,一個快板。
老農歷本雖然不值錢,但作為一個八十年代出生的人,他還是很懷舊的,這些拿回去,以后沒事的時候,翻看一下,也能回憶、感受一下當年的生活。
冬帽是在老衣柜里找出來的,衣柜里面的衣服,很多都被別人掃蕩了。
估計是自己在收舊衣服,那些搞回收的人進來弄走的。
他沒有說收帽子,所以人家就忽略了這個。
帽子的材質看上去很好,面上黃色的皮毛很長,摸著特別的光滑,看著也油亮油亮的,跟大多數這種冬帽明顯不一樣。
普通的冬帽,幾本上都是綿的,面上的絨毛也短,這個冬帽上面的皮毛,普遍都有五六公分長。
看不出來是啥動物的皮毛,但這帽子是好帽子他還是能感受到的。
帶在頭上試了一下,很舒服,很保暖。
這種帽子,適合在寒冷的冬天戴,怕戴久了上火,他試完就把它又拿下來了。
找了房間里面一個干凈的方便袋,他把這個冬帽裝了起來。
快板是竹子的,掛在墻角一處不是很顯眼的地方,不是很老的物品,看上去也是九十年代左右的樣子。
這種東西,不用花錢買,他肯定會順手撿起來。
那幾個他認為比較好的石頭,是在里面房間的書桌下面發現的,其中有一塊桃子大小,看上去像隕石,坑坑洼洼的,不過不像是鐵隕石。
另一塊有核桃大小,淡藍色,比較通透,像是水晶石。
還有一塊比較大,巴掌大小,在沒有泡水的情況下,面上的圖案看上去就比較清晰。
石頭一般要在泡水或者打蠟的時候看,會更清楚
上面的圖案像一匹馬,金黃色的。
把一樓發現的東西收拾好,撿了柜子里面一個老帆布手提包裝起來后,他就提著包走到了樓梯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