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李牧和馮小鋼幾人直接飛往臺北。
第一個行程是臺北開幕式及開幕片映前見面會。
寶島這邊的人已經在歡迎李牧等人的到來。
為首的帶隊兩人是侯孝賢以及李按。
“李導,馮導歡迎歡迎”
兩人依次和眾人握手,兩邊的媒體拿著攝影機記錄著這一幕。
“好像我沒記錯,李導這次應該是第一次來到寶島吧。”
侯孝賢笑著說道,旁邊的人員指引著幾人往大廳內走去。
現在主要是映前開幕式的映前見面會環節。
“一直都太忙,沒有時間,剛才在飛機上,馮導才和我說,花蓮是一個很美的地方,這次來定要看看”
“那李導一定不會失望。”
李按在一旁應和道。
這兩岸電影展別的不說,但是儀式感滿滿,眾人還一起合影幾張照片。
愛樂之城的開幕是在傍晚時分,其實這更多是兩岸業內的一次對話。
“不愧是李導的作品”
“藝術性很高”
“”
待開幕式影片完,眾人紛紛起身鼓掌,也沒人會專門挑事,因為李牧的成績足夠壓倒不服的人。
“兩岸電影展,李牧導演攜愛樂之城現身臺北開幕式,電影獲得一致好評”
“臺北開幕式愛樂之城廣受好評”
寶島媒體也是紛紛報道。
與此同時,兩岸電影展導演交流也是正在進行中,不過并不是公開的,更像是私底下的對話。
導演之間,談來談去,依舊離不開電影。
而此時眾人都有些好奇李按的新片。
因為根據消息透露,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采用的是120幀4k3d攝制格式,這可是絕無僅有的先例。
眾人都十分好奇李按的選擇,畢竟這可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120幀4k3d攝制格式首先帶來的影響就是拍攝成本和放映成本無限制升高。
要知道在此前百年的電影史上,因為嘗試高幀率24幀以上而屢碰釘子的電影不在少數。
就連2011年因為放言要和shos合作,采用60幀秒技術拍攝阿凡達2而激勵了李安的詹姆斯卡梅隆,也因為市場還未建立起成熟的配套播放體系,轉而妥協于48幀秒的技術。
2012年,另一位技術狂人彼得杰克遜在霍比特人1意外之旅中,采用了48幀秒的速度拍攝,成為知名度最廣的一次嘗鮮行動,得到的反饋褒貶不一,有人興奮于它的沉浸式體驗,有人反感于它的游戲質感。
而且比利林恩的中場戰事還是文藝類電影,能不能收回本都是很大壓力。
“120幀是電影的未來。”李按信誓旦旦的說道,隨即反問起眾人,“李導,馮導,你們說有沒有可能我現在用的高規格,到將來就是最低標準了”
李牧此刻終于看到了李按外表儒雅隨和下的內心叛逆激昂,但是這種叛逆,更像是被什么東西蠱惑的結果。
“李按導演說的是有可能,但只是有可能,或許時間會長的可怕”
馮小鋼淡淡說道,現在不是公開發言,他說起來也沒多大顧忌,顯然他對于這個概念并不認同。
不少人微微點了點頭,似乎贊同馮小鋼的言論。
因為這跳躍的太快了,現在都還在24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