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彭大魔、管虎、閆非、蕭寒等人則是默不作聲,默默聽著。
眾人隨即把目光看向李牧,在電影技術層面上,李牧的研究顯然是在場導演里執牛耳的人。
“我覺得吧120幀4k3d攝制格式電影在未來或許會成為一個選項,但無法替代電影的其他答案。
就像歷史選擇了盧米埃爾的放映機,沒有選擇雷諾的活動視鏡和愛迪生的觀影箱二者的出現要比盧米埃爾早很多,即使其助手狄克生奠定了35膠片規格”
李牧顯然也不太贊同李按這個確定性執念。
實際上他也一直不明白,為何李按就一直糾結在這里。
就好似一場沒有主謀的大型騙局,技術本身是無罪的,資本似乎也沒有慫恿這種趨勢,甚至放映端也并沒有敷衍了事,好像誰都沒有錯。
而不被認可的李按和失去興趣的觀眾,卻都是這場騙局的受害者。
“李導,作為3d技術的驅動,你應該知道3d技術的弊端”
李按似乎也想和李牧辯論一番。
李牧微微頷首
“3d技術能使畫面突然看起來如此的真實,好像你就跟角色站在同一間屋子里一樣,但是當搖動鏡頭時,會有一種奇怪的虛影,也就是所謂的頻閃和抖動。
此時讓觀眾猶如透過一扇窗看世界,但是更高的幀數則可以把這個窗戶上的玻璃去掉,這會讓觀眾有沉浸式的體驗”
就在李牧等人在討論時,自然而然的,兩岸的導演都聚集在周圍,這可是大佬們的討論,難得的學習機會。
一些演員們也不例外,這里說不定就得到哪個導演的賞識就起飛了。
尤其是坐在中間的那四位導演。
聽聞李牧這話,李按贊同的點了點頭。
李牧繼續說道,“不過我還沒看過李按導演的新片,也不知道能不能做到這一點。”
“而且這還得影院購買新的專業的設備,據我所知整套硬件更新下來,耗資近千萬。
目前全球內只有紐約以及洛杉磯各有一家影院能放映,國內目前也只有三家影院在特意為電影升級設備”
此時除了李按外,其余眾人聽的連連驚訝,這大概就是導演在于技術理解和認知上的差距。
不愧是大佬,部分導演在心里暗暗嘀咕道。
一般人壓根沒辦法接觸更高幀數的設備,更別說了解以及制作了,因為高一個檔次的制式,就高一個檔次的錢。
這里也就李牧和李按能拍攝這類電影了。
“李導,專業”
李按連連稱贊,隨即詢問道,“所以李導沒覺得這樣沉浸式的體驗才是未來電影的發展趨勢嘛
要知道技術對電影來說非常重要,幾百年前的畫筆仍然能繪出不落伍的偉大之作,但幾十年前的攝制和放映設備卻會拖導演和觀眾的后腿。
攝影機、收錄設備、放映機和音響等作為工具,迭代性顯然遠超于畫筆、樂器和鉛字”
李按這番話,似乎也很有道理,有些人已經在不經意的點了點頭了。
“李按導演說的沒有問題,但是電影不可能僅僅依賴技術,否則其壽命和影響力必將轉瞬即逝。
我一直認為技術至上是對電影美麗的誤會。
技術的演進可以豐富表現手法,但不會自發產生藝術性。
電影終歸是一種“總體藝術”。
恰恰是那些非技術的、難以客觀描述的創造性美感,才讓它顯得如此迷人”
輪到李牧闡述的時候,現場又一批人在微微點頭,顯然李牧說的也是在理的。
于是乎侯孝賢、馮小鋼、管虎等人也是紛紛加入討論之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