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是潘金蓮》周六再下一城,突破7000萬,兩日合計突破1.3億。
但是萬達依舊我行我素,絲毫不理會馮小鋼的叫囂。
王思蔥也知道對方有意想靠這個做宣傳,也沒繼續理會了。
然而就在所有人以為事情到這里就結束了,不料11月20日晚間,人民日報直接發布官方微博點評#馮小鋼喊話王健林#。
“電影《我不是潘金蓮》未成曲調先有對罵。一撕一扯,讓競爭顯像,讓對賭現身,也折射出票房迷思。
同樣是懇請票房,方勵為《百鳥朝鳳》一跪支持者眾,大抵情懷不同、高下有別。電影宣發早不是“桃李不言”,但永遠是“味道說話”。
好導演的戰場在攝影棚,不妨少些口炮,多些口碑。”
文章配圖則選用了王思蔥和馮小鋼。
這一下定調下來,頓時網友們紛紛鼓掌叫好。
“對,賣情懷可以但是不能綁架。商業有有商業的運作模式,試圖煽動大眾情緒來達到自己目的的做法,可止!”
“這話有理,正三觀!”
“這次支持人民日報。”
這次人民群眾算是眼睛雪亮亮的,知曉了馮小鋼的意圖。
不過馮小鋼宣傳目的在前兩天是達到了,只是人民日報下場喊話這件事,始料未及。
馮小鋼頓時臉色陰晴不定。
這對于《我不是潘金蓮》影響太大了。
然而第二天,李牧還在有針對性的對《海王》的劇本以及設計稿進行調整和審核的時候,鄭志昊一個突如其來的電話打破了李牧的思路。
“李董!”
“嗯?”
“《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貓眼、格瓦拉、淘票票等各大在線購票平臺上發現:全國不同地區,甚至是偏遠縣市,《我不是潘金蓮》突現深夜場次滿座現象,疑是出現了"幽靈場"。
國家專資辦要求貓眼協助,實時上報對應場次的影片票房、人次、場次等數據”
“嗯,積極配合。”
李牧點了點頭,國家電影專資辦是廣電總局的直屬事業單位,這要求下來,貓眼肯定是要配合的。
所謂“幽靈場”其實是發行方票房注水造假的一種慣用手段。
自己出錢在凌晨包場購買大量的電影票,再贈送或是低價出售給觀眾,擠兌了同檔期其他影片的同時,也制造了影片高票房的假象。
安排“幽靈場”的電影,是要向影院砸錢的,是在以小博大。
一旦“超級大片”的形象塑造通過該手段得以完成,電影就會形成火爆之勢,觀眾數和排片量也會大幅提升;
影片票房被沖高,背后影視公司的股價還會跟著上揚;
影片創造了“高票房”還能留住投資商,或為未來電影吸引新投資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