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情并不會就這么完結。
剪除通倭的奸細,只是為了掩蓋接下來的戰略目的,但最后的收尾,做為繡衣司統領之一的李白,是必須要做的。
從馮府出來,徐永壽已經帶人過來匯合,身旁一名密探,手中拽著一個許府的家仆。
“統領,城門用的路引便是此人,去明港送發信函的也是他。”
徐永壽將人推上來,那叫許發的家仆只穿著褻衣褻褲,初春的深夜是冰冷的,他杵在那里瑟瑟發抖,尤其知道許長印已經被這伙人殺了,更加害怕。
“這位大大人小的也只是府里的仆人,只是奉命做事去送發一些信函,并不知道信里到底寫的什么。”
“嗯,身份懸殊,聽差辦事,很正常。”
李白朝他招了招手,讓對方靠近一點,然后直接伸手過去,攬住這家仆的肩膀,往他肩頭一拍,用著淡淡的嗓音說道,“這事確實不怪你,但犯了律法是要受到懲罰,不過念在你只是奉命行事,并不知情,那懲罰就輕許多了,若是能將功補過,輕罰可能會酌情抹去。”
“還請大大人給小的將功補過的機會”
“帶我們去明港,找出那邊接頭的倭人。”
家仆許發吞了吞口水,連連點頭“好。”
此時此刻,通倭案的波瀾向外擴散。
百余名繡衣司密探化作數支隊伍,披星戴月的出城,合圍明港那邊。
明港做為吳州最大的海港,也是淮江以南最大的港口,東南海外的許多國家,每到六月份起西北季風的時候會來這里與夏國貿易。
而且明港也并非只是簡簡單單的一個港口,以十多里的海岸線為基礎,向內陸延伸出許多民房住宅,約莫五萬戶將近十五萬的人口,這些年日子安穩,出生人口還在持續攀升。
所以這里除了船舶司外,還有管理民生的太守府。
五更天,街道上已有寥寥燈火亮起,碼頭的腳夫也早早起床忙著生火煮飯,空曠安靜的街巷偶爾還有犬吠聲。
一道道身影快速穿行過幽暗的巷子。
巷子最深處,是某棟破舊宅院里,也在這個時候早早亮起了燈火,外面的土灶正燃著火,做飯的是一對中年夫妻,身形顯得矮小,但手腳麻利,臉上、手腳有著常日操勞的粗糙感。
兩人有說有笑,襯托著夫妻間的恩愛。
也就是在這樣的氣氛里,兩人的說笑間,并不知曉有目光悄然無聲地盯上了他們。
外面。
穿行的身影停了下來,徐永壽看向面前的小院,“就是這里”
“是這里,小的來過兩次。”名叫許發的家仆點點頭,指著貼著陳舊年畫的門扇說道。
徐永壽偏回臉,低聲一句“動手”
他左右排開的繡衣司密探,紛紛一縱,躍上墻頭,里面正說笑的夫妻聽到動靜,回過頭的剎那,十五道身影躍在半空,隨后降下墻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