沒有主會場,沒有空調,紙板床,飲食垃圾,就連金牌含金量也是奧運會史上最低……
巴黎奧運會已經被全球各大媒體詬病。
甚至還有媒體講,比東京奧運會還要“摳”。
在國際社會認知上,奧運會已經不是當年那個展示一國國力的體育盛宴了。
法國和奧組委都承受著巨大的輿論壓力。
霍利突然又退出了巴黎奧運會全球贊助商的競爭,在國際社會上再次引起了巨大輿論。
法國和巴黎慌的不是霍利退出贊助商的行列,慌的是中國企業會跟著霍利一起退。
都知道他現在是華人企業家領袖,很多人追隨。
霍利此舉一定會影響到其他企業家的決策。
如果沒有霍利這次突然撤資,奧組委預計本次巴黎奧運會的贊助費用能夠突破十億美金。
其中三分之一來自于中國。
現在情況變了,三四億美金的收入有可能說沒就沒。
奧組委那邊的干事和巴黎市政府的官員趕緊聯系霍利,詢問原由。
如果有做的不好和對不住的地方,愿意為霍利改正。
在金錢面前,這些官員也要低頭。
不能再讓巴黎奧運會承受輿論攻擊,被盯在奧運會歷史的恥辱柱上。
法國和奧組委都抬不起頭。
霍利沒有拒絕那邊的洽談,在視頻洽談中,霍利用質問的語氣問他們,為什么沒有同等對待俄羅斯運動員和以色列運動員?
奧組委干事和巴黎政府官員不知道如何回答這個問題。
也沒想到霍利撤銷贊助的緣由是因為俄羅斯被禁賽。
回答不了霍利的問題,就開始打太極,拋出很多誘惑性的條件。
也包括降低歐盟對國產新能源汽車的關稅,讓易安汽車進入歐洲市場。
霍利這人,從來不跪著吃飯。
何況歐盟兩面三刀的手段,他這幾年也見識夠了。
現在服軟,等到奧運會辦完,估計要不了多久,又開始惡心你了。
霍利還是那句話,做不到公平公正,他就撤銷贊助。
他一家贊助商離開,可以找其他贊助商來頂替。
若是多家中國企業撤銷贊助,又有多少企業愿意頂上來呢?
何況中國企業在國際賽事贊助上,向來是最舍得砸錢的。
毫無疑問,霍利此舉會嚴重影響到巴黎奧運會的收入。
奧組委和巴黎官員無法與霍利達成共識,只有改變思維,去穩住其他贊助商。
但是輿論發酵速度遠比他們設想的要快。
霍利此舉得到了廣大華人的支出和擁護。
阿里、蒙牛、伊利等國產品牌也被推上了輿論風口。
這是霍利不想看到的,但是事情已經發生了,只能看幾家公司的公關水平了。
幾家公司檢測到輿論導向不對,紛紛做出回應。
不能因為贊助巴黎奧運會把自己的名聲搞臭了。
阿里集團對外發文,放棄對巴黎奧運會全球贊助商的競爭。
在發這條通知之前,私下馬云、蔡崇信還和霍利通過話。
霍利的原話是,要把華人財富的影響力做大做強。
要把金融市場的話語權掌握在自己手上。
短起看,肯定是損失巨大。
但是長期看,霍利的戰略才是可持續發展戰略。
能不能撐到那個時候,就看各自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