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塌了啊,兄弟們,霍總要造手機了。”
“丸辣丸辣,這下國產手機全丸了,霍總進場了。”
“蘋果吃相太難看了,霍總看不下去了。”
“我是蘋果用戶,我也很期待霍總生產的手機。”
“一定買。”
“霍總,智能手機行業需要你。”
“……”
一夜之間,霍利要造手機的消息遍布全網。
沒人去確定這件事的真假,隨便跟著起哄了兩句就是破天的流量。
正好也是在“蘋果稅”鬧的沸沸揚揚這個節骨眼上,那還不跟著把輿論搞大一點,讓蘋果收起高傲的姿態?
這是霍利想看到的輿論效果。
實際上對蘋果用戶來說,影響并不大,但是霍哥得讓蘋果公司的公關團隊忙起來,讓蘋果的高層坐立不安。
營造出他要下場造手機的緊張氛圍。
毫無疑問,霍利如果下場造手機,一定會成為蘋果的勁敵。
有珠峰科技集團這家科技巨頭在,生產智能手機也不過是產業整合,資源整合而已。
對霍利來說,沒什么難度。
甚至能夠生產出高性價比的智能手機。
從事智能手機這個行業的企業家,誰不慌?
嚴重擠壓他們的市場,甚至會導致新一輪的內卷,估計又有手機品牌要出局了。
幾大國產手機品牌的負責人,包括小米雷軍和華為余承東都親自給霍利打了一個電話,向他確認這件事的真假?
好有準備,應對市場變動。
霍利笑著回復兩人,沒有落實下去的事情,就不要去猜想。
沒說明。
但兩人懂了,霍利是在放煙霧彈針對蘋果近期的態度。
他們這才松了一口氣。
不怕同行競爭,就怕同行降維打擊。
霍利現在在國內科技圈,是獨一檔的存在。
他在任何一個領域有動作,都會造成行業緊張感。
事實上,霍利確實對造手機沒什么興趣。
一方面是因為智能手機的風口已經過去了,現在留下來的幾大品牌和外資品牌在國內市場的競爭相對穩定,此起彼伏。
這是上面想看到的均衡結果。
如果霍利此時下場,引起行業內卷,也許能夠卷出新高度,但是手機廠商
打價格戰,損失最大的一定是零部件供應商。
品牌方和廠商會無限制地壓低供應商的價格。
整條手機供應鏈陷入惡性循環。
經濟大環境已經很不好了,霍利這個時候站出來恰這碗飯,比蘋果的吃相還難看。
另外一方面,智能手機的產業升級一定是與ai的融合。
蘋果已經率先在ai手機上發力了,華為緊隨其后。
霍利的珠峰科技與國內外多家智能手機生產商都有合作,以ai技術服務商、軟硬件供應商的身份幫助智能手機產業實現迭代升級。
就像華為車bu一樣,不造車,但是為傳統車企提供技術方案。
實際上霍利也在賺手機行業的錢,就更沒必要親自下場造手機了。
……
效果和他預測的差不多。
迫于輿論壓力,蘋果公司在多家社交媒體上,一連發布了十幾條通知、道歉……等公文。
但是內容還是避重就輕,沒有提到“蘋果稅”的事情。
針對大家關心的服務費收費比例不同的問題,一句帶過。
滿嘴仁義道德。
繼續提高服務水平,回饋用戶……之類的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