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見母艦左右兩門脊峰炮的整體都亮起了能量激增的輝光。
炮口處的電弧開始了劇烈的閃爍。
但此刻并沒有實彈被發射除了,反而是炮首正在那一片電弧之中,發生著結構上的一些變化。
不過很快,機械族對于炮首的結構調整就完成了。
在電弧又一次開始閃爍的那一刻,無數的帶有螺紋的鋼針般的彈頭被加速到了質量虛無效應下的極限,如同密不透風的暴雨般射向了蟲族艦隊。
雖然這些鋼針彈頭的長度都在三米左右,直徑接近四十厘米,體型不小。
但在黑暗的太空之中,蟲族對這種高速的沒有任何熱能反應的彈頭沒有什么有效的偵測手段。
只能憑運氣去躲避。
但只要擦到一點,彈頭攜帶的恐怖速度就會將蟲族巡洋艦的甲殼撕碎,帶走大片的組織和血肉。
經過了再一次強化的漆黑甲殼都無法阻擋半分。
而如果這些鋼針彈頭直接命中,那蟲族的戰艦將會被徹底貫穿。
恐怖的動能和螺旋旋轉的彈頭會將蟲族巡洋艦內部的一切生物組織都徹底撕碎。
甚至這些彈頭還能再貫穿了一艘戰艦之后繼續余勢不減地貫穿下一艘。
一千二百米的體長也無法阻擋這威力恐怖的實彈彈頭。
陳明在看到這樣的情況后皺起了眉頭。
不是因為蟲族艦隊受到的損傷,只要不是關鍵性結構受損,或是被直接命中,那些傷勢都能在大量能量結晶的供應下迅速恢復。
他皺眉的原因在于,這個武器的威力似乎不止于此。
能直接單發摧毀巡洋艦就已經可以算作是一門合格的主力級武器。
但從剛才電弧閃爍的過程中炮首的結構發生變化就能看出。
這個脊峰炮首顯然還有另一種模式。
陳明利用蟲族的生物復眼帶回來的視覺信息不斷地分析著那門脊峰炮炮口的結構。
發現結構本身的設計還是比較簡單的,就是一種可變形的嵌套式的將兩種性質近似的武器復合在一起,互相可以借助結構的武器結構。
其中一種結構就是像現在這樣,發射大量的速度加持到了極限的鋼針。
有些類似于曾經陳明了解過的一種名為風暴針刺的武器,但是更加強大。
而另一種武器結構,貌似可以發射一種直徑超過百米的超大型實彈。
類似于高斯炮那樣發射大型實彈。
高斯炮的炮彈直徑好像是二十米左右。
如今這一個直徑百米的炮彈,體積翻了125倍,質量恐怕也有著同等乃至更多的增加。
這樣大小的實彈加速到了極致,威力……
陳明有些不敢想了。
但這玩意的命中率應該很成問題。
也就打打同等級的主力艦,或是對一些固定目標發起攻擊了。
應對巡洋艦海的話這玩意可不好用。
所以機械族母艦才會在戰斗正式開始前,切換武器的形態,轉變成發射針刺。
陳明有種感覺。
就是這個炮首其實就是把風暴針刺和高斯炮結合在了一起。
然后純粹地放大了武器的體積,并在供應了巨量的能量后,達成了一種力大磚飛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