畢竟高斯炮和風暴針刺兩者都是大型實彈武器,都是有應用環境的,以這兩者為基礎開發更先進的武器沒什么問題。
使用上也確實沒什么問題,效果就擺在那里。
陳明甚至還算的上是親自體驗過了。
但這種實彈武器還是有它的局限性,太空作戰,尤其是主力艦級別的超遠距離,足以跨過大半個星系的超遠距離作戰。
實彈武器的精度是個難以解決的問題。
至少現在機械族剛剛拿出來的這個脊峰炮首在效率還是比不過在機械族測試了實彈炮首之后啟用的母艦正中央的那門能量脊峰炮。
只見一道赤紅色的激光束在母艦的正中央炮首上聚合,激射而出。
只要紅色的激光束掃過,高熱的能量就會毀滅觸及的一切。
無數的蟲族巡洋艦被切割,被灼燒,被摧毀,像是雪花般消逝。
幾乎沒有任何的反抗能力。
但現在這個星系里下的雪不是小雪,而是足以將整個天地覆蓋的暴風雪。
在適應了機械族的作戰風格之后,陳明開始指揮并調度蟲族巡洋艦進行瞬時短距離的躍遷,以此來躲避母艦的攻擊。
在短短的幾分鐘里損失了數千艘巡洋艦后。
蟲族艦隊終于靠近到了足夠發起攻擊的距離。
而機械族的巡洋艦也在此刻從戰線邊緣壓近。
想要配合母艦對蟲族艦隊進行壓制。
而就在雙方進入了各自的射程范圍的那一刻。
機械族艦隊排布的陣型周圍,甚至在陣型的內部,都出現了成片的洶涌的躍遷波動。
看這躍遷波動的規模,在這后面至少還有十萬艘巡洋艦在朝著這里靠近。
那是陳明剛才讓蟲后準備的新一批的生物戰艦。
在蟲后有了第一次的經驗后,后續制造生物戰艦的效率更是恐怖。
這個數量,足夠將機械族徹底淹沒。
機械族不可能站著等死。
它們也想要啟動躍遷引擎進行星系內的短途躍遷,避免它們的陣型被擾亂。
但它們現在所處的位置上那的洶涌的躍遷波動已經一定程度上阻礙了機械族的躍遷引擎的啟用。
僅僅只是十幾秒的功夫,一支全新的蟲族艦隊就出現在了星系之中。
戰斗的局面徹底混亂了起來。
雖然說混戰對于擁有蜂巢思維的蟲族和機械族來說都是可以接受的。
但蟲族的艦船設施帶有大量的導彈武器和生物戰機。
這兩者在混戰中能發揮出的作用可比機械族大得多。
而且當混戰中的某一方實力已經徹底碾壓另一方的時候,混戰就變成了單方面的屠殺。
雖然在機械族后方星球上的軌道防御工業設施與地面軌道防御工業設施同樣也可以對蟲族發起攻擊。
并且一個星球的火力也確實讓蟲族艦隊遭到了嚴重的損失。
但這并不影響機械族的艦隊在僅僅一個照面之間徹底毀滅。
只剩下了一艘主力艦勉強維持住了全方位護盾,沒有直接被擊毀。
但只要它再稍微遲疑一下,那結果也是一樣的。
可惜機械族母艦并沒有遲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