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相位空間有一種特殊的性質,讓輻能無法排散,無法向著正常的情況發展,也就沒有了在正常情況下卸載儲存著大量輻能的設備會導致的問題。
這就讓機械族發現了一種特殊的機會,于是它們便準備了額外的巡洋艦,當做母艦的額外線圈來使用。
這些線圈就是輻能容量電池,電池充滿了隨時都能進行更換。
帶的巡洋艦越多就越能保證母艦在相位空間中的活動時間。
這就是機械族在臨時相位船的基礎上進一步延伸出來的技術。
說是技術也不是很恰當,這應該算是一種利用原本就存在著的客觀規律而實現的技巧。
是一個優秀的特殊的臨時頂替用的設計。
所以這艘毀滅者母艦才能在摧毀了陳明所有的蟲族艦隊之后依舊還有余下的輻能容量進一步地對整個星系進行掃蕩。
將接觸到陳明留下的蟲族細胞和鐵原子的概率降低到了最小。
毀滅者母艦和其他的巡洋艦交換完了線圈,讓它的輻能水平再次恢復到了可以接受的程度。
毀滅者母艦隨即開始在相位空間之中巡視起了星系。
陳明還以為毀滅者母艦在巡邏的時候有可能可以沾染那些細胞或是原子的時候。
但最終這艘毀滅者母艦還是沒有靠近那些稀少的殘存著蟲族細胞或是鐵原子的地方。
陳明也不可能主動讓這些細胞和原子動起來湊上去的。
他的那些細胞原子不動,放在那里沒問題。
但動起來的話,這艘搭載了靈能主力武器的母艦絕對能發現。
還不如繼續留在那里等待時機。
等后面有倒霉蛋自己湊上去。
反正有蟲族艦隊經過的地方都會有細胞和原子留下。
只要沾染上一點就相當于被陳明打上了標記。
<divtentadv>哪怕陳明每一次的襲擊都沒有成果,遲早也能靠著蟲族的尸體堆積出一條將機械族徹底控制的路出來。
毀滅者母艦沒有在蟲族艦隊聚集的星系里停留太久,便又一次啟動了躍遷引擎。
主力艦的躍遷引擎比巡洋艦效果更好,可以做到在短時間內進行數次躍遷,當然還是有限制的,還是比不過陳明的維修靈能。
而這一次這艘母艦躍遷的位置,當然就是陳明此時襲擊了機械族的另一個地方。
那片邊境星域。
隨著毀滅者抵達機械族邊境星系的相位空間。
黑霧假體所帶領的蟲族艦隊依舊選擇了悶頭猛沖,不過正在其中一艘蟲族戰艦上的黑霧假體當即選擇了撤退。
黑霧假體是用來吸引注意力的,吸引到了注意力,那任務就完成了,沒必要繼續留在這里跟機械族的毀滅者硬碰硬。
那根本碰不過。
只見那艘裝載了毀滅者的母艦在抵達的時刻沒有半點遲疑便再次啟動了毀滅者。
哪怕是包裹著濃重的黑霧作為保護的蟲族艦隊也沒能在毀滅者的影響下多撐哪怕半秒鐘的時間。
黑霧假體是不可能跟主力艦的主力級武器抗衡的。
哪怕后面有陳明支撐都不行。
稍微遲疑一點黑霧假體的結局就只會和那些消逝的蟲族戰艦一模一樣。
陳明如果狀態極佳并且用自己的靈能嘗試抗衡的話說不定還能撐一會兒。
但陳明現在精神力狀態本就不太行,本來就是枯竭狀態慢慢恢復上來的,還是用精神力轉化成的黑霧在辦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