拾荒者機器人就這樣把控制權限直接移交給了陳明,也不知道這串識別碼到底是個什么情況,居然擁有如此之高的權限。
不過陳明在這件事情上并不吃虧,所以他當然是笑納了這臺拾荒者。
也省的他去試探控制拾荒者算不算控制主力艦。
在控制了拾荒者之后,陳明第一件要做的事情當然是讓拾荒者機器人先進行一次系統自檢,而他則依靠質檢數據確認了一下拾荒者的狀態。
并利用至高點,對這臺拾荒者進行了掃描。
先出來結果的當然是系統自檢時候的日志文件。
陳明看了一眼日志,就趕緊讓拾荒者停下了自檢。
因為他發現這些日志文件已經塞滿了控制著這臺拾荒者的人格核心的儲存單元。
除了核心儲存單元中拾荒者自身保有的系統文件之外,所有外部的儲存單元全部都被拾荒者周期性自檢的日志文件給塞滿了。
這讓陳明現在最多只能讀取到大概三萬年前的記錄。
再早的日志記錄已經全部被覆寫。
如果再來一次自檢那被覆寫的文件將會更多。
陳明的維修可以把已經成灰的文件拉起來,但沒辦法把已經被覆寫的文件找回來。
就像被毀滅影響的事物也沒辦法用靈能修復一樣。
畢竟這是維修,不是時光回溯。
拾荒者停止了自檢之后,陳明趕緊先備份了一份拾荒者的日志,接著確認了一下日志記錄中的情況。
最早開始的時候看起。
只可惜三萬年前的日志記錄不是陳明想看到的那些記錄。
并不是拾荒者在閃耀文明還存在的時候被制造出來的記錄,也不是拾荒者卸下了無數戰艦的武器和主控安裝在了自己身上的記錄。
而是一些十分無聊的周期性的幾乎一成不變的在臨近星系來回跑,不斷地留下大量的采礦機器人開采資源并回收資源的記錄。
想想也是,既然整個儲存單元都已經被徹底寫滿了,最早的那部分記錄當然是最早被覆寫的。
只是看到這些無比詳盡,無論是文字、圖像還是錄像都有保存的記錄,陳明還是感覺到有些繃不住。
這些完全可以稱得上是冗余的記錄占據了拾荒者的大量儲存空間,導致他根本沒有辦法知道更早的時候發生了什么。
但這也沒辦法,事情已經發生了就別指望改變了,還是先看看手頭上的這些記錄里有沒有存在些有價值的東西再說。
陳明稍微篩選了一下記錄的內容。
把三萬年中按部就班發生的事情的記錄篩選掉,只找那些出現特殊情況的記錄。
然而這里面最多的,也只是一些地面生物威脅采礦無人機,然后被迅速解決的記錄,根本沒什么有價值的信息。
硬要說的話也有。
那就是拾荒者把附近的所有星系開采過資源的星球的日志全部保存著。
并且還額外的記錄了掃描到的無法被無人機開采的深埋于地下的資源的位置。
這些記錄都被保存在核心儲存單元中,沒有被覆寫。
畢竟這應該算是拾荒者的本職工作。
這些資料可以節省大量的,陳明在之后去偵查和定位資源的時間。
而且既然拾荒者去過那些地方,還有自動采礦無人機采集過礦物,并且沒有遭遇危險。
那么這些去過的星球上一定是沒有太多危險的,有的話早就被拾荒者干掉了。
就算真的有沒被發現的危險也一定在地下。
而陳明現在開采資源的主要手段是蟲族。
他反倒希望有一些危險。
畢竟危險也意味著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