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來的時候就一直待在這里,直到氣候改造部那邊需要他去接送才離開。
除了待在這里確實很舒服以外,也是因為他正在嘗試著和星球的意識溝通。
雖然效果不太理想,星球意識似乎非常淡薄,導致他一直找不到能夠溝通的對象。
但總得試試。
萬一就溝通上了呢?
溝通上了后面的事情可就好辦了。
在蛛型車上,一個設備控制臺上的研究員突然叫了一聲部長。
部長轉過頭去,發現他的表情很是意外,問道:“怎么了?”
“環境指數在急劇變化”
“怎么變的?”
“變得……更加適應人體了。”
“啊?”
“對,真的,這個地下生態系統本來就已經可以讓人在這里生存了,但它還在繼續變得讓人更加舒適。”
陳明的聲音也剛好從對講機頻道中傳來:“看到了嗎?”
“這就是我說的星球存在意識,我比較喜歡把這樣的星球叫做,蓋亞星球。”
“蓋亞……”
耳熟能詳的神話人物,特別是和地球緊密相關的神話人物氣候改造部的部長還是知道的。
當然他也知道神話故事聽聽就行,實際上這種情況還是更加貼近于靈能或是類似的存在。
部長雖然不是靈能者,但也清楚這些超過正常人限度的事物存在已久有著普通人能夠理解的方式。
于是他問道:“星球意識這個概念還是太籠統了,它既然能調配環境,那總得有一個調配手段吧?”
“確實有。”
陳明說道:“應該是那些發光植物,在地下產出光和環境中的生物所需的絕大部分,發光植物可能就是被星球意識所控制的。”
“不過這些植物貌似并不能反向聯系到星球意識,所以我也在嘗試。”
發光植物的樣本在剛剛經過的時候就有采集和化驗。
確實這些存在于地下世界的發光植物維系著整個生態圈的穩定。
就是有了它們的存在,才讓這個星球在陳明口中有了蓋亞的名字。
并且這些東西對于他們部門來說還有著特殊的價值。
不過部長覺得還不到時候。
繼續說起了關于行星本身的問題。
“陳明先生,您清楚恒星出現劇變的時間嗎?”
“我記得我也發過數據給你們,根據蓋亞星球上的情況來看大概在五年前事情就已經發生了。”
部長當然知道陳明在發給他們的文件里寫過,他這么問只是為了引出他的下一句話:“我有一個想法。”
“既然我們已經知道了事情發生的時間,為什么不躍遷到距離這里五光年的地方對這里進行光學觀測呢?”
(本章完)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