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明跟氣候改造部那邊借走了幾十臺用在恒星周邊監測恒星狀態的設備。
將它們平均地分別安裝在了三個存在利維坦的恒星系的恒星周邊,確保了這些設備的監控不會對恒星的任何一個角落有遺漏。
只要潛藏在內部的利維坦有任何要露頭的動作,這些設備就會第一時間把消息傳到他的腦海里。
星系內的輻射水平一天下不去,那三色利維坦的威脅就一天盤旋在他的頭上。
他必須做好預警,做好隨時應對的措施。
只可惜他暫時還真拿那三只利維坦沒什么辦法。
只能指望研究噬星體的項目組那邊進度快一點了。
盡快徹底弄清楚噬星體結構,并進行復刻。
只要這個技術出來,陳明直接進入恒星內部將不再是不可能的事情,隱藏在恒星內部的利維坦必須死。
于是陳明就在想,他有沒有必要去一趟噬星體的項目組催一催。
畢竟他現在如果想要提前處理掉躲在恒星中的利維坦的關鍵就在于噬星體的那些項目。
不過考慮了一下陳明感覺還是算了。
項目組此時正在蓋亞星系的恒星近距軌道的一個空間站上。
之前,陳明在閑逛的時候并沒有去過,但他知道那個空間站上噬星體項目組下屬不同的精細項目加起來幾千個人,而且還兼職給氣候改造部實時提供恒星數據。
他專門去跑一趟催進度不知道要讓多少人手忙腳亂。
而且更重要的是,他還沒有針對性的武器。
能不親自動手陳明還是比較傾向于不親自動手的,除非有直接的危險。
他之前就是因為擔心利維坦有可能會直接去蓋亞星系搞事情所以才想著親自解決。
但既然利維坦不知為何選擇了躲起來,那不妨再稍微等等看。
看看利維坦會不會在最近有動作,看看他能不能趁著這幾天弄點新的適應那水母狀利維坦的武器裝備。
在等待了和之前同樣長的三個小時,確定那三只利維坦沒有從恒星出來的打算之后。
陳明快速總結了一下剛才發生的事情。
接著將新型利維坦出現的消息傳回了帝國境內。
說實話,除了擔心利維坦可能會對他造成損失意外,陳明其實還是蠻期待利維坦的尸體能夠給他帶來什么樣的收益的。
之前他一共碰到了三只利維坦。
拾荒者機器人、位面之魘、噬星體,或者說按照遺存者的說法叫噬星者,都差不多。
拾荒者機器人給了他一個破損的納米鍛爐,一個納米機器人自我優化程序,以及一臺戰斗力好歹算是利維坦級別的巨獸。
納米鍛爐雖然沒有被陳明拆下來,但它依舊可以發揮出它應有的作用。
陳明在始源星系和蓋亞星系非宜居星球上的工業建筑都是依靠它建設起來的。
那段自我優化程序還是和之前一樣,正處于陳明自己的研究清單上。
至于拾荒者自己的戰斗力,陳明并不指望太多。
而從位面之魘身上扒拉下來的東西就更加符合陳明自己的需求了。
他從位面之魘那里學到了新的空間能力,包括維持空間穩定和強行撕裂空間的兩種不同的手段。
并且他還拿到了半具可以用于研究其他技術的位面之魘尸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