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學常原本的計劃就是找個身材矮一點,長著娃娃臉的演員頂上。
沒想到機緣巧合找到了郝運。
郝運也不是沒有問題。
那就是他長得有點過于好看,葛游和丁佳麗大概率生不出來這么好看的孩子。
葛大爺要是有個這樣的兒子,他肯定得找三家醫院做親子鑒定一家害怕不準不做出個老婆出軌的結果他不甘心。
不過,路學常劇本里寫了,亮亮叛逆,看不慣父親的懦弱,而他父親看不慣他所謂的潮流,到時候在造型上做一些設計,足以淡化郝運的帥氣。
也沒必要非得找個丑的。
葛游丑嗎
“你什么時候學的我的表演”葛大爺對郝運好感大增,就剛才他看到的這些,沒有三年以上的專注研究,根本就演不出來。
“我非常喜歡活著這部電影,反反復復的看過。”郝運怪不好意思的。
他覺得自己太渣了。
在姜聞面前用姜聞的演技,在梁超威面前用梁超威的演技,現在到了葛大爺的面前,又開始用葛大爺的演技。
可是他也沒辦法啊。
因為有羊在,才能薅羊毛,才有源源不斷的羊毛。
有羊不薅,違背他雨露均沾的做人理念,男女通吃的愿景規劃。
“年輕人,我很看好你,有品位”葛大爺也很得意他出演過活著這部電影,雖然拍戲的過程中很痛苦,但是憑著這部電影,他在娛樂圈的地位就穩如泰山。
路學常畢竟請了其他演員,話題不可能一直在郝運身上。
郝運用自己的“演技”征服了葛游,征服了路學常,再加上有姜聞做靠山,他的角色就無人撼動了。
大伙主要還是聊卡拉是條狗這部電影。
路學常必須要讓幾位知道這部電影的內涵,這樣才能找到各自的定位,從而演出一部好片。
作為編導,路學常徹底地踐行了意大利新現實主義的電影概念,也很容易讓人聯想到維托里奧德西卡的代表作偷自行車的人。
這兩部電影都是通過尋狗或尋車這一線索,逐漸遞進到人物的內心和精神世界,揭示了種種看似規矩實則早已變異的社會現象。
姜聞尋槍也是如此。
不過,尋槍和電影大師黑澤明執導的野良犬更像一些,有些方面甚至稱得上是雷同。
卡拉是條狗表面上拍的是一條狗,但是事實上,卡拉只是一個引子,還原的是城市底層百姓的真實生存狀態和中年人的尷尬困境。
路學常用一句話奠定了電影的基調。
“從單位到家里,我每天得變著法讓人家高興,只有卡拉每天變著法讓我高興。說白了,只有在卡拉那兒,我才覺得我有點人樣。”
就如同郝運的第一偶像姜聞在特么的中年中說:“中年是個賣笑的年齡,既要討得老人的歡心,也要做好兒女的榜樣,不停迎合上司的心思,為了生計、臉面、房子、車子、票子不停周旋。”
人到中年不如狗。
葛大爺要詮釋的就是這樣一種狀態。
郝運演的亮亮,承擔起了電影支線。
他看不起老爹,覺得老二就是個窩囊廢,為了表達自己的不滿,他聽著棒子組合的歌曲,穿著不倫不類的寬條褲,以示自己與父親的區別。老二也看不慣兒子,剪掉他的褲子,不關心兒子回不回家,覺得去學校找兒子,還不如找狗重要。
郝運很認真的記筆記。
他模仿葛游很像,別人覺得他演技好。
這其實是個慣性思維方面的誤區,他從葛游身上薅到的屬性,最大的優勢就是讓他更像葛游。
對于他理解亮亮這個角色幫助不大。
除非葛游在他面前先演一邊亮亮,然后他上去薅一把。
所以,即便是不缺屬性拍,郝運也必須靠自己的理解去詮釋亮亮這個角色。
“導演,咱們是6月份開機對吧,那個我7月7、8、9三天要回皖省參加高考。”
眼瞅著快要散會了,郝運還是決定坦然面對。
死過的都知道,不作死就不會死。
雖然高考只有三天,但是浪費的時間絕對超過一周。
這個時候說出來,導演真要是覺得你太耽誤事,真有可能直接換人。
說實話,郝運有些忐忑。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