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然要討好一下伱了,以后在內地能不能吃到飯,也得看給不給吃呢。”王經幽幽的來了一句。
“經哥你這話說的,其實就是個簡單的誤會,說清楚就沒事了。”郝運知道王經為什么發出這樣的感慨。
王經執導的另外一部電視劇,根據《絕代雙驕》改編的《小魚兒與花無缺》片場出了點事。
這事在7月快速發酵,產生了巨大的影響。
內地藝人紛紛站隊表態,和香江那邊形成了針鋒相對的局勢。
郝運沒有參與,姜聞也告訴他別胡亂攙和。
你翅膀還不夠硬的時候,攙和進去純粹找不自在。
人家資本這邊鬧過了,那邊坐下了分果果,你出頭鳥就成了炮灰。
而且這事跟他基本上沒有什么關系,他在內地和香江都吃得開,干嘛為了這點事兒就站隊。
打破現在的秩序重新洗牌對他沒好處。
在郝運看來,香江明星在內地確實是有點飄的過頭了。
但真要是把這些香江明星都趕走了,內娛也未必會變得越來越好。
高片酬的香江演員被趕走了,內娛這些人也不會變得物美價廉,片酬說不定會高到一個非常離譜的地步,而且大概率會更加不把觀眾當人看。
因為沒有了競爭,或者兩邊同流合污了,那就什么都是他們說的算。
有些內地演員被慣壞了,連最起碼的敬業都做不到。
香江演員雖然片酬高,待遇好,但有些時候,人家是真的玩命啊。
就郝運在《天下
也幸好,郝運能往自己身上拍屬性,跟老黃牛似的任勞任怨,所以才沒有被香江和灣灣明星比下去。
在敬業方面大家平分秋色吧。
香江人也是華夏人,只要態度擺正了,來內地工作也不見得是什么壞事。
真正要解決的,是香江人看不起內地人,香江娛樂圈看不起內地明星,香江娛樂圈排斥內地明星,香江電影金像獎不給郝運頒個影帝這些事情。
所以這就是一筆爛賬。
既然都是華夏人,那么各憑本事就好。
誰做得好誰拿錢,誰足夠敬業誰拿錢,誰把觀眾當大爺誰拿錢。
“誤會?”王經嘆了口氣。
但是他也不好說什么,郝運能說是一場誤會,就已經給足了他面子。
吃了頓殺青宴之后,郝運沒有再回首都,打算直接去《那些年》片場。
學校那邊已經放假,吉他和古箏考試還沒到時間。
首都也沒什么事情了。
《那些年》的拍攝場地,寧皓原本打算選在廈門,結果發現那邊夏天實在太熱了,到那邊拍戲簡直就是找罪受。
最后大家一合計,干脆往北方走算了。
青島,天津,大連,三選一。
這些城市距離首都不算太遠,交通成本比較低,有學校有海灘,也有一定的歷史底蘊,拍出來的電影會非常賞心悅目。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