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在車里看到了新得到的論文和劇本。
《試論姜聞電影的主題內涵和美學風格》這篇論文看似是拍馬屁,其實人家真就是純粹的學術論文。
寫的還可以,洋洋灑灑一萬多字,基本上全都是干貨。
至于劇本《斗牛》。
系統在獎勵的時候就已經標注,這個屬于改編劇本。
郝運沒看過原著,不知道改編幅度大不大。
不過這個劇本如果想拿出來,那就必須要人家的改編權買下來才行。
如果趙東苓拒絕郝運改編他的,那這個劇本就徹底廢了。
當然,對于作者來說,改編劇本無論是從商業角度,還是從藝術角度,都是對作品的一種升華,只要你不胡亂改,大部分作者都愿意授權。
單純從劇本的角度來看,這個劇本還真挺不錯的。
而且也屬于郝運特別想要的文藝片范疇。
這年頭,由于盜版猖獗,院線熒幕太少,商業大片的生存空間有限。
你拍的再好,也不可能有幾個億的票房。
郝運對《那些年》的期待,就是內地上三千萬,港臺來個兩千萬,再加上其他收益,讓投資人有個200%的“蠅頭小利”就行了。
反倒是文藝片,只要好本子能拿獎,又能控制好成本,名利雙收不是問題。
郝運這次找馮元征,為的是最后確認一下檔期,四月份開機,拍到七八月份的樣子。
郝運已經讓寧皓開始籌備這部新電影。
由于老高是《神雕俠侶》的制片主任,根本抽不開身,郝運只能另外找人幫忙,他在娛樂圈也算人脈廣泛,所以這些都是小問題。
“馮老師,你不要勉強自己,這個角色雖然很適合你,但是對于你的轉型之路不僅沒有好處,反而是一種開倒車,你如果接受不了……”
郝運假惺惺的來了一句。
其實他最怕的就是馮元征來一句,好啊,那我不演了。
郝運還真不知道這種變態該找誰來演。
“沒事沒事,好不容易碰到一個好本子,不演可惜了,”馮元征感慨的說道:“好本子難得,三五年都未必能碰得到一個,碰到了還未必就一定是你的,有些人一輩子都在等一個好本子,我等到了,無論如何我都不會放棄。”
哪怕出不了家門,出門就會被人打。
“以后我盡量搞一個適合你轉型的劇本,咳咳,對,轉型。”郝運沒啥誠意的說道。
“那都是以后的事情了,先把現在的事情做好再說,我最近在接觸了不少學習音樂的學生,還有音樂學院的老師,自己也在學著打鼓,就是學的不太好……”
馮元征為這部電影已經準備好幾個月了。
不止是熟讀劇本那么簡單,他有事沒事都會去音樂學院旁聽,看其他老師怎么教學生,去感受那種氛圍。
馮元征還意外的碰到了一個脾氣比較暴躁的老師,和對方溝通了不少這方面的經驗,對于怎么表演變態老師他是越來越有想法了。
郝運雖然是編劇和導演,但是非常能夠聽得進去意見。
和馮元征聊劇本,也在不斷地進行細節方面的修改。
好電影靠的都不是運氣,而是積累和打磨。
郝運也和馮元征聊了一下《爆裂鼓手》去柏林電影節首映的想法。
當然,這只是暫時的計劃,后續還將根據三大電影節的情況做出選擇。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