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內,新入宮的六名妃嬪站在殿中,對著高坐上首的皇后行著大禮。
“嬪妾等參見皇后娘娘,娘娘千歲千歲千千歲。”
上首的皇后含笑看著這些新人受了這一禮,隨即點點頭,“都起來吧。”
“是,多謝皇后娘娘。”
像這遭新人入宮也不是第一次了。
但這次,甚至連身份格外特殊的張月娥,眾人都是匆匆一掃而過。
所有人的目光都看著張月娥身后的人影。
難怪
榮妃緊緊的盯著陳琇,這宮中的美人來來回回的多了,可不管是明艷嬌媚,還是溫婉動人,每一個都是笑臉。
唯獨眼前的人恰似山風明月,帶著清風未講述完的故事。
她不笑,卻是生就這般清冷,沒有苦相,哀而不傷,我見猶憐。
看著陳琇,榮妃忍不住就在心頭止不住的惋惜起來。
這樣清冷動人,叫人過目難忘的姑娘,和六皇子那般意氣風發,灼灼曜目的少年郎多般配啊。
他們可以一同去月下散步,騎馬,讀書
花前月下,情投意合,總好過被強納入宮中,陪在一個冷漠無情的帝王身邊。
分坐兩側的賢妃和麗妃,自陳琇入殿后,沉默又長久的注視了她一刻后就一言不發的移開了目光。
隨即兩人對視一眼,什么也沒說,也輕飄飄的錯開了眼神。
宮里面的消息就沒有能藏住的。
兩個皇子搶一個女人,結果這個女人進宮了。
這樣沾著艷色的消息是世人最喜愛說上幾句的。
也虧得陳琇之前一直老實縮在陳府,而爭執剛起的時候,在更難聽的話出來之前她就入了宮。
而對賢妃和麗妃來說,挑挑揀揀的兒媳突然成了同在宮中的妃嬪。
這簡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盡管六皇子什么都沒說,可麗妃在陳府接旨的那一日,就什么都明白了。
他的兒子被逼著遠走邊關,要豁上命去面對數不清的明槍暗箭。
盡管走之前六皇子只說是自己的意思,可麗妃心頭很難不對陳琇存有芥蒂。
父子相爭,當真是紅顏禍水。
麗妃現在只希望最好萬歲爺是真如流言中的十分不喜陳琇,選人就宮就是為了避免皇子爭執,讓這事能盡快翻篇。
而賢妃勉強撐著她溫婉的臉色。
這些日子她翻來覆去的懊惱,只恨那日沒有讓趙永靖直接納人入府,亦或是一杯毒酒賜死這個賤婢。
他兒子想給她一個體面的前程,可不是體面嗎
都體面到這宮里來了。
六皇子他自幼便好舞刀弄槍,麗妃的母家又靠軍功起家。
六皇子在朝中根基不深,去了邊關又能得到幫襯,所以可以瀟灑的一走了之。
可她的靖兒呢
半生的根基都在這京中、都在這朝中,哪里就直接能脫身而去的
更要命的是,賢妃怕慶元帝心里也記掛著這一茬。
陳琇,陳琇賢妃只恨不能過兩日就聽到她香消玉殞的消息。
“喲,這是怎么了,這半天的功夫竟一句話都沒有”
汪貴妃笑著將手里的茶杯放下,“你們快收收眼神,沒地嚇著咱們這些剛入宮的妹妹。”
齊婕妤隨即笑著接過了話,“娘娘勿怪,這宮里難得來個如此叫人過目難忘的美人,嬪妾可不得多看幾眼。”
齊婕妤對面斜上方的楚昭儀看了一眼在繡墩上怔怔然出神的常如婧。
忽的也笑著開了口,“之前圣上禮聘了常嬪入宮,妾身還說呢,到底是常府的風水好,養出了常嬪這樣的佳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