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日張闿每次遇上解不開的難題就來尋找諸葛亮,因此與這對姐弟算是熟識。
只是往日他總會帶點飯食來拜訪,今日來的急,只能空著手,張闿感覺很不好意思,又怕與諸葛琰二人在屋中久留損了這女子的名節,所以表情頗為尷尬。
諸葛琰剛想回答,卻聽得遠處飄來了諸葛亮的歌聲。
步出齊城門,遙望蕩陰里。
里中有三墓,累累正相似。
問是誰家墓,田疆古冶子。
力能排南山,又能絕地紀。
一朝被讒言,二桃殺三士。
誰能為此謀,國相齊晏子。
夕陽西下,這個俊秀的少年郎好像興致很好,一路引吭高歌,他的幼弟諸葛均在一邊蹦蹦跳跳,歡喜非常,也和著歌聲跟唱。
諸葛亮的歌聲不錯,可唱的歌詞里又是“墳”又是“墓”又是“讒言”的,讓張闿感覺很不吉利。
他皺眉問諸葛琰,這其中唱的是什么意思,諸葛琰當然知道這是二桃殺三士的故事,可想到這故事講的是三個勇士被晏子用毒計逼殺的故事,若是說出來可能會讓張闿心中有點不安,也只能隨口道
“我也不懂,只是亮兒喜歡。”
張闿心中覺得有些不吉利,卻又強行擠出一副笑容,緩步迎向前,溫和地道
“小友,你終于回來了,我正有一件要是請教。”
諸葛亮在田間躬耕一日,熱的滿頭大汗,諸葛琰貼心地取來方巾幫他和諸葛均擦去額上的汗珠,又讓二人先坐,讓諸葛均去一邊休息,不要打擾諸葛亮和張闿對話。
諸葛亮謝過長姐,看著一臉警惕小心的張闿,笑道
“什么時候出發”
“蛤”張闿愣了,“要去作甚”
諸葛亮笑呵呵地道
“難道不是袁公路要害張兄,可張兄暫時不想與袁公路翻臉,所以前來問我”
“你,你怎么知道”
諸葛亮又擦了擦臉上的汗珠,微笑道
“我不僅知道,也已經為張兄想好了如何應付張兄速尋袁公路,獻策去青州為使接回袁耀,袁公路必然大喜,張兄奔赴青州,可暫避大禍。”
張闿張了張嘴,震驚莫名。
他早就知道這位小友聰慧過人,可萬不曾料到他居然有這般本事,連解法都早早給自己想好了。
“我,莪不想走。”張闿嚅囁道,“若是能跑,我早就跑了,可我不甘心。我想把袁術抓到,送去徐州,證明我的清白。”
諸葛亮現在也知道當年殺死曹嵩引來兵禍的事情跟張闿半點關系都沒有,袁術故意派人殺死曹嵩引來曹、陶爭斗,報自己當年匡亭之戰大仇,張闿不僅什么財寶也沒有搶到還背上了偌大罵名,心中當然極其不好受。
他微笑道
“我難道不知張兄之志
此番諸事,我自相助張兄,定保張兄無恙。
接回袁耀,咱們就回來。”
幸福來的太突然,張闿一時反應不過來。
他完全跟不上諸葛亮的思路為什么要去青州
為什么諸葛亮要跟自己一起去
張闿的思緒亂作一團,若不是聞到了燉魚飄香,張闿幾乎以為自己在做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