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韋名動天下,一雙手殺人無數,偏偏他又非常擅長經學,結合艾先生之前教的理性主義,以“知行合一”、“理論聯系實際”為口號解釋經典,現在擁有大量的擁躉——打又打不過他,說也說不過他,眾人無奈之下總不能說自己菜,也只能說典韋實在是太強了,而典韋也確實爭氣,他這些年看慣了風云變幻,還經常跟艾先生這個有千年后經驗的人交流哲學,自己的見識能力越發提高,便是那些號稱不凡的世家大儒在與典韋的辯論中也完全不是對手。
典韋看著圍觀眾人畏懼的模樣,他猙獰的臉上稍稍露出一絲笑容,平靜地道:
“當年孔圣人也不敢說自己參悟了寰宇大道,不然如何會有亞圣、董子等人的學問?
當年孔圣在時,鐵器尚不能為刀劍,若是還以銅為劍,我等又如何奮戰殺敵,保大漢無恙?”
典韋的聲音如晨鐘暮鼓一般,聽得眾人都情不自禁地產生幾分畏懼。
不過他的話也只是讓這些之前叫嚷著要去殺進太學鬧事的人稍稍畏懼,眾人的眼里明顯還有幾分不服。
只憑這三言兩語就想讓人放棄唾手可得的權力?
這顯然是不現實的,不過典韋顯然也沒有難為這些人,徑自率眾離開。
在他身后,那些各自虎背熊腰的大儒也各自沉聲離開,并沒有與這些人各自爭吵。
倒是有個眼尖的人在人群中看到了一個熟悉的身影,不禁大聲道:
“你,你不是楊德祖嗎?”
不錯,在這些虎背熊腰的大儒中,還有一個清秀儒雅的年輕人有點不合群。
他是楊修,今年24歲,是大儒楊彪之子,也是著名的神童,有過目不忘之才。
之前年少的他已經名滿天下,而且楊家也是四世三公,門生故吏無數,按理說他應該是最堅守儒學正道,不能接受這種新學的人。
沒想到他居然也跟典韋等人為伍!?
圍觀眾人都露出了驚恐之色,一時難以相信——他們之前還盤算著要是他們團結起來,不承認這些學新學的人,一定會讓他們步履維艱,甚至朝廷的新政都難以開展。
可沒想到……
楊修看著一臉懵逼的眾人,不禁暗暗搖頭,緩緩嘆了一聲愚蠢。
這些人真是蠢笨,居然也不打聽打聽,這新學可是大儒陳群力推。
陳群現在是徐州刺史,已經將發展新學的功勞弄到了自己身上,以新學宗師自居,開始漸漸抹去艾先生的存在。
什么世家豪族,有個屁用,如果能把創造這學說的功勞攏在自己身上,那才真的是名留青史,千年之后的人不會尊敬孔子那個年代的貴族,但會尊重創造學問的孔子,同樣他們也不會太看得起這個年代的豪族,但會極其崇拜“創造”學問的陳群。
反正艾先生這種穿越者也不好寫在史書上,陳群作為他的大弟子自然老實不客氣地將這份功勞接下來,而為了讓這學問能開枝散葉,陳群之前就已經做了大量的工作。
這些學問先在軍中流傳,在證明有用之后自然宛如神功秘籍一樣引來豪族的興趣,都不用陳群推廣,大家都開始爭相求學,再之后,這些人外放各方,他們已經構成了新學的基礎,雒陽這些好不容易回鄉的人居然還妄圖結社來抵抗新學,實在是以卵擊石,不知所謂。
楊修對這些之前匆匆逃走避難,現在剛剛回來又開始琢磨再生亂的人沒有一點好感,他甚至暗中記下了幾個人的名字,準備以后給這些人穿穿小鞋。
他不太明白,為什么大漢現在好不容易有了這樣的光景,還有不少人準備生事,這些愚蠢的人啊,真的要……徹底拔除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