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后聽了兒子的話,心中也是五味雜陳,當初為了兒子她舍棄了女兒,可是女兒卻能不計前嫌的幫助兒子,這讓她心中高興的同時,也對女兒生了一絲愧疚之心。
乾兆凝看火候差不多了,就轉入正題道:
“母后,姐姐與我血脈相連,她是除了父皇與母后之外與我最親近的人,姐姐肯定不會害我,您也不要對姐姐過于苛責,過去的事情就讓他過去。
這次母后不召兒子前來用膳,兒子也要來拜見您,有些事情兒子還是想囑咐您兩句。”
皇后看太子這般鄭重,她也嚴肅的說道:
“你說。”
“母后,等明日立兒子為太子的折子下來后,就會有無數雙眼睛盯著兒子,尤其是容妃和三皇子,他們肯定不會善罷甘休。
之前有多少人站隊在他們那邊,他們就受了多少好處,得了多少吹捧,現在就會有多不甘心。
只要兒子一日沒繼位,他們就一日會盯緊兒子,等著抓兒子的把柄和錯處,所以兒子以后的一言一行都會越發謹慎。
兒子和母后在宮中,有父皇在,諒那容妃也翻不出花來,只是宮外的南宮家或許會成為他們攻擊兒子的借口。
母后你與父皇夫妻一場,應該最清楚父皇對南宮家的態度,所以母后最好和南宮家保持一定的距離,當正常親戚走著,但是不要給他們透露任何朝堂上的消息。”
乾兆凝細細的說明了其中的緣由。
皇后出生自南宮家,對南宮家她還是有感情的,現在聽了兒子話,她也十分為難:
“凝兒,若是沒有南宮家的支持,你落了下乘怎么辦?”
乾兆凝立即皺眉說道:
“母后,兒子的太子之位是父皇給的,和舅家是不是南宮家族沒有關系,這話你莫要讓父皇知曉。”
皇后也知道皇家和世家關系緊張,只是她怕兒子沒了南宮家支持,最后抓不住實權。
“兒子,你身邊總要有得用的自己人。”
“母后放心,兒子已經開始培養了,父皇也會給兒子配一些得力的人手,這事急不來。”
乾兆凝說完,怕母后不理解,又附在她耳邊輕聲說道:
“母后,父皇還沒有到退位的時候,若是兒子急于取而代之,反而會適得其反。”
皇后一怔,隨即就明白了兒子的意思,她點頭道
“凝兒,你說的沒錯,此事最好徐徐圖之,穩扎穩打,不能出任何差錯。”
母子兩達成了一致,隨后就說起了去羅攀國觀禮的事情。
“父皇會派使者前往,并送上賀禮,以表達大乾的尊重。”
“正好本宮將你姐姐之前常用的器物整理一下,再添加一兩樣像樣的賀禮,到時隨隊一起送過去。
你也準備一件賀禮,不在于多么貴重,能表達對你姐姐的感激就行。”
“嗯,父皇也是這么說的,兒子來也是為了和母后商量此事。”
“好,母后幫你參詳一下。”
大乾因為趁著羅魯薨世,和漣漪配合奪回了之前被占的三座城池,上到朝堂下到百姓,心里都痛快的很,感覺出了一口惡氣。
不過朝中大臣心里卻都很清楚,大乾還是吃虧的一方,安平和親時還帶走了三座城池呢!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