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開始軍中將領只因兵符的存在,對漣漪這個太后還算恭敬,可是待漣漪單挑了幾位將領后,他們看待漣漪的目光就不同了。
臨近羅攀國的小國景清遇到旱災,大批難民為了活命,紛紛涌入羅攀國的邊境,景清國的兵將也開始入羅攀搶掠。
漣漪覺得時機成熟了,就讓羅尚留守羅攀國,她則是親自領兵去了兩國相交的地方,她覺得是時候將景清并入羅攀國的地盤了。
漣漪親自出征之事在羅攀引起很大反應,有不贊同的,認為女子領兵不合適,羅攀國不缺好男兒。
也有贊同的,認為該讓太后吃個教訓,甚至私底下謀劃著將漣漪除了,然后取代她的位置,成為輔佐羅尚的家族,最后取而代之。
也有人是抱著看熱鬧的態度,想看看漣漪是不是有真本事,還是為了給自己鍍金,總之所有人都等著看漣漪的笑話。
這其中真正擔心漣漪的就只有羅尚,他今年已經九歲了,已經清楚母后的重要性,若是沒有母后他肯定會被那群虎視眈眈的朝臣生吞活剝了,所以他日日祈禱母后能凱旋而歸。
漣漪也沒有讓羅尚失望,在入冬前帶兵攻入景清國的王宮,然后用鐵血手腕處置了無能的掌權者,強勢掌控了景清國,安撫住四處流竄的難民,然后安排人駐守景清,并遣人回羅攀國傳召臣子到景清善后。
被點名前往景清國的朝臣,既有新貴也有老臣,他們從沒想過占領一個國家會這么輕松,感覺都有些兒戲了,甚至有人私下造謠,說漣漪能這么快攻入景清國,都是靠了身邊得力的年輕將軍。
漣漪聽到朵朵傳來的消息后,毫不猶豫的讓日晷將這些造謠生事的人都處決了,并且將這些人的罪名公之于眾。
謠言的另一方也站出來澄清,詛咒發誓自己連給太后提鞋都不配,太后才是真正的智勇雙全,是天生的將領。
漣漪班師回朝后,很是將那些造謠生事的家族整治了一番,不是看不起她嗎?那就別入朝,別進軍隊,她倒要看看,這樣的家族能堅持幾代不衰。
乾帝收到消息的時候,景清國已經并入了羅攀國的版圖,這讓他覺得可惜卻心中得意。
因為羅攀國隔開了大乾和景清,這讓他即便有想法也不好出兵,他最多會趁機吞并幾個城池,而他女兒更有膽識,直接拿下了整個景清國,雖然是小國,可那也是土地和人口,代表著財富和資源。
太子乾兆凝已經上朝聽政四年,也參與到了朝廷政事中,只是三皇子一直對他虎視眈眈,而南宮家也頻繁的出問題,打著他的旗號做事,讓他不勝其煩,乾帝對此也已經有些不高興了。
這次皇后是站在自己兒子這邊的,奈何母族不給力,總想著占便宜,給兒子制造麻煩,她索性不和家族聯絡,只在宮中管好自己的一畝三分地。
反而是遠嫁在外的女兒,一直在給兒子撐腰,這讓她心里很不得勁兒。
如此又過了五年,漣漪已經完全掌控了羅攀國,成為羅攀國真正的實權人物,而十五歲的羅尚還有一年就要親政了,他的心情卻并沒有想象中那么好。
“母后,兒子有話同您說。”
羅尚規矩的站在漣漪面前說道。
漣漪微微一笑,讓羅尚坐在自己身邊,這才開口道:
“尚兒可是有什么心事?最近感覺你總是心不在焉的。”最近轉碼嚴重,讓我們更有動力,更新更快,麻煩你動動小手退出閱讀模式。謝謝</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