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個人是易中海嗎”
“他就是易中海”
“怎么摔倒了”
“老天爺看不過眼了唄,算計這個,算計那個,咱軋鋼廠怎么把這么一個玩意給提成了八級工”
“師傅,趴在地上的易中海,看著就像一泡臭狗屎”
四合院。
因為傻柱的退還自行車。
原本還和氣一團的老娘們,現在卻分成了兩派。
一派贊同大院食堂停辦。
反正他們家這段時間吃了十多天的免費餐。
不吃白不吃。
手中有糧心不慌。
開也可,不開也行。
一派是要求大院食堂繼續開辦,傻柱做不做飯,他們不該管,但必須要有一個吃飯的地方。
這類人是因為家里的糧食吃光了。
也怨大院食堂的制度不全面。
閆阜貴、劉海中、易中海三位制定了輪流奉獻的原則,拋去不參加大院食堂的傻柱家和后院許大茂家,剩余的二十四五戶街坊,根據計算出來的數據,今天把你們家的糧食全吃了,明天吃他們家的糧食,吃到月尾,然后再順著順序從頭吃。
卻因為傻柱辭工,鬧的大院食堂要關。
一些家里沒有糧食的街坊,心里憋著一團氣,我們家的糧食被你們吃完了,你們同意關閉大院食堂。
想什么美事情呢
氣憤到極致。
一大媽便成了他們攻擊的標靶。
冤有頭。
債有主。
大院食堂是易中海提議創辦的,出了問題,自然找易中海討要說法,易中海不在,一大媽便首當其沖。
誰讓你們是兩口子。
“他一大媽,我還是那句話,大院食堂不開,我們一家人就去你們家吃飯,別人顧忌你們易中海八級工那個名聲,我們不怕,命都沒有了,還要那些虛名干嘛。”
“到了飯點,我們幾家也得去,別想著就做一點,我們把話撂下,想撇開我們家吃獨食,沒門。”
“還有你們,吃了我們家的糧食,你們一抹嘴說大院食堂不開也行,合著我們家就是冤大頭唄,想不開大院食堂,行,我們家的糧食給我一粒不少的還回來。”
“糧食沒有,糞要不要”
“怎么沖著我們來了誰提議的大院食堂,你們找誰。”
“就找你。”
“你再朝我嚷嚷一個。”
“我就嚷嚷了,怎么了”
“給你臉了”
反問的婦人,誠心要把這件事鬧大。
她算是看出來,這件事不鬧到街道介入,自家貢獻出去的那點糧食,壓根不能要回來,后面的十多天內,一家人都得喝西北風。
院內生活了十多年,誰不知道誰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