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國人現在清醒了。”
葉竹青長長吐出一口濁氣,臉上露出欣慰笑容。
大夏國的消費者,再也不是多年前被人嘲諷的大傻子了,他們慢慢變得精明起來了。
“就跟菜市場的老頭老太太一樣,昨天一塊一斤的土豆,你要敢降價降到九毛,他能給你砍價到七毛。”
“降到八毛,人家都不一定會買,你說九毛是最低價了,低于九毛,人家壓根兒不買,轉身就走,話都不會跟你多說一句,你知道為什么嗎?”
葉竹青笑呵呵看著陳平安,出了一道考題。
“因為菜市場很大啊,因為賣菜的人也多,菜的種類更多啊,懂了嗎?”
“好像是這個一個道理啊。”
陳平安恍然大悟,簡單來說,就是市場飽和了。
同樣的道理,比如兜里準備了三十萬錢買車,你合資品牌不是牛逼嗎?不降價我就去買國產,國產某一個品牌不降價,我就去買別的牌子。
你們一個個要是都不降價,那也簡單,老子不買了,打車!
三十萬,能打多少車了?
這跟買菜一個道理,今天買到適合自己的菜了,要吃飯,沒買到,難道就不吃飯了嗎?不想出去下管子,那就點外賣啊。
一句話,選擇多了。
倒回去二十年,一輛桑塔納要賣二十多萬,光有錢還買不了,得有身份,得拿到購車資格,再看看現在,哪個大冤種花二十多萬買桑塔納?
二十多萬都能整一輛奧迪a4了。
二十多年前,奧迪的賣多少錢?
“我明白你的意思,但是國內新能源市場很卷,而且,的確有很多車企,無聲無息,都沒怎么注意呢,直接就倒閉了,這個風險確實不小。”
陳平安聽懂了,女人是在給他分析市場。
但這個市場競爭壓力真不小,國內汽車品牌并不少,個別品牌旗下還有不少子品牌,車型更是五花八門,冗雜繁復。
選擇多了,某些時候并不是什么好事。
因為汽車市場,肯定不能跟菜市場相提并論,汽車市場有一個說法叫做保有量,菜市場有保有量的說法嗎?
汽車跟快消品不一樣,它得維修,得保養。
有一部分大冤種消費者,買了一輛車,十個人看了他的車,有九個半都不認識這車名字,他自己買的時候圖新鮮,圖個性。
一到需要維修了,去了維修店面,連螺絲都拆不下來,這可怎么整?
那么大一坨,不能說丟就丟了吧?
這是個問題。
陳平安他們也需要注意這個問題。
“我知道你在擔心什么,所以吳天星壓根就沒打算出多少型號,他的五年計劃是,就賣一款車,五年后再改款的時候推出新品。”
“消費者買賬嗎?”
聞言,陳平安眉頭一皺,現在的消費者買東西,就跟現在的年輕人談戀愛似的,快捷方便得很啊。
給的新鮮感不夠了,掉頭就走了。
“我們的車,只適合普通工薪一族。”
葉竹青說著,又白了陳平安一眼,“之前你們倆不是聊過嗎?前期他就沒想過要賺錢,他只想占領市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