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出自孟子,考生就是根據這句話,寫一篇文章,闡述自己的理解。
王剛拿到卷子后,并沒有第一時間開寫,反而想了半天都沒動筆。
其他四人的情況也差不多。
大概一刻鐘后,王剛心里已有腹稿,他沒有自大的直接在考卷上寫,而是先在草稿紙上寫一遍,然后再三修改,覺得滿意后才把文章抄到試卷上。
這次王剛沒有提前交卷,一直到時間結束才收筆交卷,接下來開始第二場。
三天后,從考場出來,王剛看到盛長柏,發現他眉頭緊皺,似乎還沉浸在考試中,有些患得患失。
王剛拍了盛長柏肩膀一下,說道:“二哥,寫都寫完了,想再多也沒用,回家等消息吧”
盛長柏嘆口氣,像個小大人似的,低頭走回家。
盛纮因為還有公務,只讓下人送兒子們回家。
等待考試成績的時間是難熬的,不管是王若弗,還是林噙霜,這兩天都沒心思再鬧。
就是盛纮自己,整天也是心不在焉。
反而是王剛自己,該吃吃該喝喝,繼續練武,還像平常一樣。
盛老太太都說他心大,這點盛長柏都比不了。
三天后,府衙放出考試成績,盛纮派手下冬榮過去看。
很快冬榮就興沖沖的跑回來。
“老爺,老爺,二位公子都中了,他們都是童生了。”
遠遠聽到冬榮的聲音,盛纮一早就跳起來,揮舞著拳頭表示自己興奮之情。
王若弗高興的攔下冬榮,問道:“我兒長柏考了第幾名”
童生試也有排名,由府衙排列,并且第一名可直接授予秀才功名,無需再進行院試。
“二少爺第五名,三少爺第二名。”冬榮老實的說道。
王若弗一聽,笑臉頓時一僵。
“什么,林噙霜兒子的排名竟然在長柏前面”王若弗怪叫道。
盛纮說道:“能通過就好,童生試排名不重要。”
王若弗心里不服氣,不過也不好再說什么。
林噙霜得知王剛考中后,立刻給了冬榮兩吊賞錢,高興的嘴巴都合不攏。
尤其聽說王剛排第二名,名次還在盛長柏前面,更是高興的手舞足蹈。
王剛倒是好奇,誰考了第一
冬榮后來打聽到,童生試第一名是個叫唐竗的十三歲孩子。
王剛不得不感嘆,這個世界藏龍臥虎,十三歲的孩子都能勝過他,真不簡單。
考過童生試后,王剛才正式算讀書人,接下來就是參加院試考秀才。
秀才已經算有功名在身,可享受一些士族特權,比如不納稅,不當兵。
院試又叫道試,由各州道臺學政監考,比童生試難十倍不止,按理說只要獲得童生資格的都能參加。
盛纮卻有意讓兩個兒子推遲幾年再參加院試。
理由也簡單,王剛和盛長柏現在的學問,參加院試必然名落孫山,沒有一點考中的可能。
而且院試與童生試不同,吃喝拉撒都要受到嚴格監控,除了對學問有要求,對體力要求更大。
盛纮希望兩個兒子成年后再去嘗試。
盛長柏當然不會反對父親的決定,王剛更無所謂,但是王若弗不干。
“長柏剛通過童生試,正是乘勝追擊的時候,再等幾年銳氣都磨沒了。”
王若弗不甘心王剛考的比她兒子好,想在院試上找回場子。
盛長柏畢竟比王剛年長,又在王老太師身邊學過一段時間,院試自然比王剛有優勢。
“你懂什么,揚州這邊文風盛,院試也比較嚴格,我是想等過兩年,帶長柏和長楓去汴京應試,順便提前熟悉會試。”盛纮沒好氣道。
“嘗試一下也沒什么不好,能不能成也是一種經歷。”王若弗爭取道。
盛纮皺眉,轉而看向盛長柏,問道:“長柏,你有何想法”
盛長柏考慮半天才說道:“父親,我想試一試。”
盛纮又看向王剛問道:“你呢也想試一試嗎”
王剛無所謂道:“大哥既然想去,我就舍命陪君子。”
盛纮沒好氣道:“那是去參加考試,怎么說的好像上戰場。”
王剛笑道:“考場如戰場。”
盛纮眼前一亮,終于被王剛說動。
“好,既然你們哥倆有此決心,那就去試一試吧”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