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也不知宋人的朝廷對海商們的影響能到什么程度,如果糧食貿易減少一成兩成,元帥府勒緊褲腰帶,還能克服一下。如果減少三成四成,賬本上就要出現大窟窿。如果減少五成
周客山簡直想要暴跳,但在賈涉面前,他又不愿意失態。
此人能夠提前示警,已經很夠朋友了。
周客山想要解釋,郭元帥對大宋并無敵意,定海軍政權和大宋做生意也很有誠意。隨著定海軍的勢力擴張,生意可以做的更大,大家都有賺頭。但眼下對著一個知縣,這種話說來又有什么意思呢
兩人沉默了一會兒,賈涉小心翼翼地湊近。
“海上的事情,我沒有辦法。不過,運河沿線運糧的,還有好幾家在;零零碎碎的,能湊出兩萬多石的糧食。我可以想辦法騰挪出航道,讓他們盡快渡淮,搶在朝廷的意思明確之前”
周客山眼神一亮“好”
賈涉有些為難“不過,這種事情,須得沿途打點,不能少了錢財”
“三千貫”周客山立即報出一個數字。
“要銅錢不要寶鈔,也不要行在會子”
見在市價,一石米不過會子二貫一百六十文。這廝張口就要去了米價的五分之一,可謂獅子大開口了周客山想了想,就知道他是按照榷場收稅的標準收錢,自然忍不住腹誹。
但他臉上笑得甚歡“寶鈔自然是廢紙,我也從沒拿會子來敷衍過縣尊哪自然是銅錢今晚送到”
兩人當即拍手定約。周客山也不多說什么,拱手告辭。
想來有關糧食貿易上的變動,他還得從各種渠道打探,不止賈涉這一路。
賈涉本人并不離開,依然在水榭里慢慢飲茶。
過了小半個時辰,又有幾個商賈入來。這幾人,便是賈涉先前說起,在運河沿線運糧的。他們的背后各自都有靠山,往日里并不太把賈涉這個芝麻綠豆的知縣放在眼里。
但今天也不知怎么,城里忽有傳聞,說金國那邊出了天翻地覆的大事,朝廷馬上就會有所應對,至少也要收緊宋金兩國之間的走私貿易。說的還有鼻子有眼,不像是假的。
朝廷有什么做法,影響倒未必很大。過去那么多年,朝廷每次要在貿易上頭下功夫,最后總是不了了之。無非是經辦之人搜刮一點錢財,然后胥吏吃大頭,官府吃小頭,意思到了,也就罷了。但短時間里,這幾個糧商的船隊還在運河慢慢北上呢,若不想白跑一趟,就得麻煩眼前這位賈縣尊出面,打通一應環節。
幾名商賈當下客氣奉承,彼此云遮霧繞,聊了好一陣。
直到夕陽快要西下,一人終于按捺不住性子,伸出手指示意“三千貫賈縣尊,我們出三千貫,要糧船十日之內渡淮”
賈涉一拍桌桉“幾位真是痛快不過,我要銅錢不要寶鈔,也不要行在會子”,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