話音剛落,外間一陣急促的腳步聲傳來,又聽得劃拉一聲響,廳門被推開。只見方郭三站在門口,喘著氣道“元帥,你聽說了么臨潢府丟了時青死了”
劉小姐連忙轉回內堂去了。
紅襖軍極盛時,有兩位大首領控制了東平府。一是方郭三,另一個則是展徽。
方郭三是密州大豪,一向有自家班底。起兵造反后他轉戰海、沂,后來退入泰山,投靠了劉二祖。到劉二祖決心與定海軍合作,方郭三帶著部下參與了對河南各軍州的進攻,且系主力之一。
定海軍從那次進攻開始,短時間內席卷了北方,方郭三的許多部下因功得到了提拔。所以他在紅襖軍出身的將領里,屬于消息最為靈通的一批。
“當然聽說了來,且落座,這會兒正是吃飯的時候,你先吃些,等等旁人。”
方郭三愣了愣,這才注意到廳堂里的擺放與往日不同。
他不是那種心思很細的人,也不多想,當下落座。
大家刀頭舐血過了半輩子,說涼薄也好,說想穿了也好,反正時青死也就死了。武將難逃陣前亡,誰能逃過一死呢至于臨潢府,更是邊疆的城池,距離中都遠著呢。他關心的事情,倒真需要多來幾個人,才好說得明白。
坐下以后,拿小刀割下羊肉來吃。方郭三雖是山東人,但在大興府住了兩年,日常接觸北方商隊很多,習慣了這般酣暢的飲食。
況且羊肉確實美味,皮的脆嫩、肉的鮮香和韭菜花的辛辣混在一處,再配上馬奶酒,別有風味。
沒吃喝幾口,外頭又有腳步,兩人一起抬頭,原來是展徽來了。
展徽的來路與劉二祖和方郭三都不相同。他是楊安兒的舊部,早年所謂鐵瓦敢戰軍的四個都將之一,與汲君立、國咬兒等人齊名。楊安兒建號稱王,試圖割據山東的時候,先派了方郭三去奪取東平府,又不放心方郭三,再令自家親將展徽去監視。
兩人因此不和,陸續火并了好幾次,直到楊安兒身死,劉二祖出來維持局面了才消停。
后來劉二祖出兵支持定海軍,東平府是大軍的必經之路,展徽也被裹進了軍中。他也有很多舊部親朋因功得到提拔,分散在大周軍隊體系各處。
大周成事極快,麾下將士結成一體的時間不長,山頭甚是繁多,還各自推出一些旗幟人物為自家代言。紅襖軍舊部的旗幟就是劉二祖了。
劉二祖這個大山頭底下,又根據職位和親近程度結成了一個個的小山頭。小山頭的首領可能彼此之間有些疙瘩,故而出了大事以后要討論什么,還是以劉二祖的大山頭為平臺。
展徽得到消息的時間,比方郭三更早,但因為住的離劉二祖遠些,到的慢了一步。
他早年曾被女真人當做楊安兒的軍師看待,可見性子也比方郭三細密。一邊大步入來,他一邊道“時青一向腦子活絡,會撈好處,他出任臨潢府兵馬總管以后,我們這些人都湊了錢財和機靈人手,跟他去北疆發財。”
說到這里,展徽返身把廳門關上,才繼續道“其實這些錢財資本,投向南面的商行也可,投向海上的船隊也可,投向高麗,傍著尹昌也行。之所以投到北疆去,一時聽信了時青的言語,二是在捧咱們皇帝陛下的場。可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