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徽沉重的身軀壓得座椅嘎吱吱亂響,他看了看大口吃肉的方郭三,不屑地搖了搖頭。隨即轉向劉二祖
“先前因為老尹折騰的事兒,大家都有點灰頭土臉,所以特意投了血本,以顯示遵從朝廷的大計。好嘛,現在朝廷的大計出了岔子,先蝕我們的本”
這話說完,方郭三也苦了臉。
大周是武人政權,紅襖軍的舊部又是武人里頭重要的一股,他們得到的待遇當然很好。只要是資歷夠了,或者功勛和軍職到了,都會得到某個商行的花紅。
底層士卒拿來作為旱澇保收的底氣,而到方郭三、展徽這種級別,一年兩三千貫是準有的,還不是劣錢。再加上手頭其它進項,一個個都是富翁。
平時盤算錢財多了,難免關心則亂。一聽北疆出了事,好幾人頓時想到自家投在臨潢府的家底完了。
隨著大周和南朝宋國在經濟上的合作加深,再加上海外貿易的盛行,大量銅錢涌入北方,享有政治特權的軍人貴族的財富在劇烈增長。這種增長又促使軍人貴族不停留在買田買地,而是把資本投入到工商業或者很能賺錢的牧業上。
比如紅襖軍的這幾個大首領,就大都把錢投在通州,靠時青擔任通州防御使的權力,做些轉運的生意。
尹昌出事以后,皇帝對物資轉運盯得緊,而時青則改任了臨潢府兵馬都總管。
北疆自然也有生意可做,而且大周皇帝郭寧為了保障北疆防線的開銷,一直在鼓勵投資。眾人也就跟上。
那么現在,剛把自身利益與北疆捆綁的這幾位,開始跳腳了。
跳腳很正常,臨潢府出事的消息傳到中都以后,根本遮掩不住。不同版本的戰報都傳出來四五份了,跳腳的人到處都是。
大家是武人,又不是圣人,富貴兩字,都看得蠻重。所以各種震動、疑問和焦慮匯聚,他們會想著,臨潢府怎么能出事臨潢府怎么會出事的
臨潢府一旦出事,足見蒙古軍的攻堅能力得到了大大加強。那么臨潢府以西,界壕沿線那么些軍屯和民屯呢毛氈場子和生藥鋪呢倉庫、榷場和車行呢還有臨潢府以東,與投靠大周的女真人合作搞起來的許多牧場呢
都有危險有煩
廳堂的大門忽然砰地一聲被人推開,石圭邁步入來。
石圭也出身泰山,但早年與楊安兒關系密切,楊安兒在磨旗山起兵的時候,石圭是最早接下楊安兒任命的數人之一。后來紅襖軍失敗,石圭所部的整編、改編磕磕絆絆。定海軍的制度又不會寬縱誰,結果導致他成了個空頭將軍,得到消息也慢。
石圭滿臉的晦氣地沖進廳堂里,嚷道“老子他娘的只剩下錢了這下連錢也要沒有了嗎這仗打得不行”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