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一片極其宏偉的連綿群山,山體呈銀灰色,它們由各式各樣的原料部件組合而成。
最常見的是兩種1級原料。
一個是一種銀色的金屬塊,叫做“胚基”,是任何制作都必須要有的基本。還有一種是猶如長海螺的白色物,這是“附肢”。
最簡單的介災體,只需胚基和附肢就能完成。
范德爾采集時發現,自己帶的工具根本無法派上用場。
每個胚基和附肢尺寸都不一樣,需要用手去擰動和拆卸。常規工具無法做到這么靈活,還會被胚基融化,變成其中一部分。
無數的胚基和附肢構成了原料山。
范德爾看到旁邊不遠處的一個當地勞動者。
他果斷去請教“老兄,我是新來的,能教教我怎樣做會比較不那么費勁嗎”
說著,范德爾遞給對方一瓶墜日酒。
那當地人是一個獨眼人,沒有鼻子,有一張又長又寬的嘴。它全身沒有一點毛發,粗糙的黃褐色皮膚上有著皺褶,雙手又長又細,但依舊屬于類人的范疇。
如果它能說話,只能寄希望醒腦薄荷有用了。
對方拿過墜日酒嗅了嗅,喝了一口,獨眼頓時煥發出光彩“好,好東西。”
“既然你誠心請教,那我就告訴你。”
獨眼人的聲音像是在頌念經文,節奏緩慢而調子很長“關鍵是找縫隙,一塊胚基由很多附肢支撐和連接,所以你得找到那些本身松動,還有附肢夠少的胚基,然后從那三角結構拆起,沿著它一路拆。這是1級原料,本身并不難,只要稍微觀察一下就能做到。”
感謝對方之后,范德爾得知對方叫考齊林,就在附近干活。
按照考齊林的指點,范德爾擰下了1塊胚基,拆出了6根附肢。
他將日輪放平,把胚基放置上面。隨著日輪轉動,胚基漸漸軟化,變得像是黏土。
范德爾開始用日輪的眼睛去觀察,并且用那些觸手去雕刻整個胚基,然后將附肢進行穿插。
這一過程看起來復雜,其實并非如此。
有日輪的輔助,整個過程它都會進行修正,主要是定型和確認其比例。
最終范德爾制作出了一只怪異的四足鳥,四只腳都是附肢,身體和頭則是胚基,還有兩根附肢沒用上。
然后范德爾加速轉動日輪,放飛正式開始。
眾多觸手將四足鳥托起。
它渾身被一條條光線打通,就像是活過來一樣,開始揮動翅膀,舒展身體。
日輪像發射炮彈一樣將這只介災體射向天空,四足鳥在空中跌跌撞撞,翅膀軟趴趴地奮力擺動,看得范德爾一頭大汗。
好在最終還是沒有墜落,它飛入五彩斑斕的天穹。
范德爾立即得到了一個信息。
介災體v1成功運行,輪齒發放。
范德爾忽然感覺手掌一熱。
手掌心浮現出一個像是齒輪的印記。
眼前顯示。
輪齒1
所需完成介災體157000
范德爾心里稍微松了口氣。
看來這就是介災地的勞動方式。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