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法結構,魔力質量,精神投射關聯的強度,魔法形態,這些是法術內部的因素。
空間感知,環境魔力影響,這些是外部因素。
聽起來好像前者更重要,后者好像個細節,但如果你這么想的話,就大錯特錯了。
法術內部的因素決定了法術增遠的下限,而環境因素則是法術增遠的上限,善于應用環境,很多時候只需要消耗很少的精力就可以得到了更好的效果。”
李道顯的聲音不緊不慢的娓娓道來。
諾亞還在奇怪,為什么李道顯不再講了。
緊接著諾亞就看到自己的身體,低下頭,右手控制著羽毛筆在筆記本上詳細的記錄起來。
一時之間,教室內。
李道顯故意預留了學習記錄筆記的時間。
等到大部分人記錄完成之后,李道顯抬起手,輕輕一揮。
中間空出來長長的通道,教室后墻向后延伸,形成了一道悠長的隧道。
在隧道的盡頭,有一個用來檢測魔法威力的半透明人形靶子。
在靶子的下方,還標有對應的距離——150。
顯然,李道顯要親自演示超魔專長了。
李道顯溫和的開口,說道:“注意看,這是一份標準的魔力和標準的模型,大概是高階巫師的程度,我沒有刻意的聚集魔力,所以他的整體魔法衰減規律應該是非常符合預期的。”
晶瑩的水花在李道顯的手中迸濺,凝聚成了一根細長的水箭。
咻的一聲,箭矢向前急射。
在100米的位置,水箭的形態開始發生細微的變形。
在一百二十米的位置,水箭內部的魔力開始出現細微的逸散,魔力連帶著水元素也一起消散。
在一百五十米的距離,水箭已經基本沒有了原本的形狀,已經變成了一團橢圓形的水柱,穿過靶子不久,就散落成了一團水元素,消失在空中。
在靶點檢測的時候,水箭只保留了魔法爆開的細微沖擊力,原本水箭形狀應該附著的鋒銳和破甲,很遺憾,都已經消失了。
李道顯輕聲道:“你們應該也看到了,這是一個初級的水系魔法在一百米的有效射程范圍內,他能夠保持有效的殺傷,威力保持在百分之九十五以上。”
“但是多了二十米的距離,威力就會極速衰減成為不到六成。”
“再多加三十米,總體增加一半的距離,魔法的威力會衰減到原本的一成,甚至更低。”
一百五十米處靶子的魔法威力檢測,顯示的能級數甚至僅僅達到個位數,這樣的威力,基本不能說是攻擊魔法,可能只是一個簡單的水球。
教室中的學生當然知道魔法超過了有效施展范圍,威力會衰減,但是很少這么直觀的觀看一個魔法衰減的速度。
“現在……”李道顯聲音略微提高,吸引了所有人的注意,抬手張開,水箭原本的魔法結構就放大了數倍,清晰的出現在所有人的面前。
“我會展示一下,如何更好的增加一個魔法的施法范圍。”
“首先是結構。”
“在構筑魔法的時候,一般更強調的是穩定性,需要更多的展示出魔力本身穩固的一面,這也是所有魔法結構能夠穩定刻畫的原因。”
“但是想要增加魔法的范圍,僅僅穩固是不夠的。
魔力是堅固又柔軟的,外部的魔法結構需要強化,形成柔韌的外殼,這一部分的壓縮結構,需要通過多米諾公式和雷利定理推導,本質上是形成一個類惰性結構。”
“為了支撐外殼,同時不至于魔力結構變形,內部的結構也要相應的調整,當然,內部的結構容錯要高于外部。”
李道顯一邊講解,一邊用魔力勾勒出計算公式,盡可能的詳細的描寫步驟,并且將其中用于公式計算的,來源于魔法本身的變量用特殊的顏色標記。
其他學生理解的如何,諾亞不清楚,但是對他而言,這樣的講解已經非常細致了,只要根據公式計算,就可以看到每一步的結構變化,同時在這種結構變化中,諾亞可以清晰的感知到,魔法本身的概念得到了強化。
李道顯繼續說道:“魔力的凝聚程度,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讓這個結構更加穩定,當然,每個人對于魔力的掌握程度不同,你們可以根據自己的情況調整。”
“在魔法完成之后,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感知,一般來說,巫師在完成魔法之后,都會將自己的精神附著在魔法上面,用于輔助引導,我們現在要做的,就是在原本附著的基礎上,通過預先埋設的節點,讓精神可以更好的貼合在魔法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