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而進一步細化了具體的數據基線。
任何偏離此基線的行為都會立即被標記為異常,并分配一個初始威脅分數。
這個數據學習的過程需要調教。
這也是為什么在一開始,獵犬一型無法準確捕捉到入侵者痕跡的原因。
當然,另一方面是因為這次入侵者都是高年級的學生,他們本身的潛行技巧和隱力蹤跡的手法都爐火純青,不會驚擾到常規的傳感器和監測系統。
不過好在,獵犬一型本身附帶的情緒捕捉和行為心理分析,本身屬于非常規的檢測系統。
這個檢測方式不被高年級的學長所知,所以他們也沒有針對性處理的想法。
這一點信息差就是關鍵。
也正因如此,他們捕捉到了想要通過潛伏進入精密大廈的人員,通過他們的行為模式和對環境的影響數據,特性化的建立了強化學習過程,才有了后續對于所有人員定位較為準確的把控。
當然,塞西利極具風險的收益選擇,暴露了他們的存在,也加快了這一進度完成的過程。
如果事后真的要復盤,塞西利恐怕是戰犯級的表現。
但,盡管如此,目前為止也只是確定了收集信息的渠道。
而真正的收集他們的戰斗信息和針對性的部署安排,就是在引導他們進入到“側門”,并分配特定的戰斗機器人的時候。
給assault-01(卡拉)分配戰斗機器人的時候,是諾亞主導的。
而在assault-02(大衛)和assault-03(塞西利)的時候,就已經是由獵犬一型完全負責。
針對大衛的布置非常好,成功的逼迫出限制解除。
但針對塞西利的布置就不盡如人意,預期的想法和實際的效果有差距。
當然這也不是壞事,獵犬一型針對塞西利選擇了鏡影和針刺機器人,在明顯針對對方并且數據優于對方的情況下仍舊被翻盤,這也進一步說明了非ai戰斗邏輯控制程序的弊端。
以往主ai針對這種情況會選擇直接讓戰斗類的子ai接手控制。
但是在現在,諾亞給出了一種新的處理方式,由獵犬一型直接接手。
也正是那一次的失敗,所以爭取到了更多的權限,也有了更大施展的空間。
而現在直接出現在卡拉等人面前的仿生機器人就是完全由獵犬一型控制的。
此前的布置也沒有白費,所有的執行結果,無論成功還是失敗,也包括入侵者的反應,都會作為全新的數據反饋給獵犬。
獵犬會針對這些人的反應,實施更新行為模型。
換而言之,諾亞選擇舍棄了靜態的、被動的防御。而是更主動更動態,更積極的防御手段。
在這種手段下,信息欺詐已經不是單純的欺騙,而是一種試探對方反應的手段。
定制化的信息可以直接成為引導對方思考并判斷對方思路的方式。
就比如……
直接設置安全屋,提供補給,幫助入侵者們恢復,這就是獵犬一型在綜合了這些人的身份,性格決策之后做出的判斷。
這是一種完全有悖于常理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