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下官遵命。”榮柳心頭一涼,忙躬身答應。
賈琮語重心長地道“榮主簿,要解決問題,單是節流,摳士兵們的肚子,不行必須開源”
“大人所言極是,所謂開源”榮柳心中明白了幾分。
“我聽說朝廷在推行新法,你可知道”
“下官從邸報上略知一二。”榮柳道。
賈琮道“我對新法是一竅不通,不過倒也知道個大概,聽說其中有一項是針對富戶的本衛這許多田地,竟然只有少部分征了稅,著實不成體統。若能收齊,豈不是天下太平”
榮柳苦笑道“大人說的是攤丁入畝之策罷此法前朝早已有之,為何推之不動,實在是牽一發而動全身,阻力太大。”
賈琮來了興趣,道“什么叫攤丁入畝”
“其實就是前朝的一條鞭法。簡而言之,就是廢除丁稅、田賦、徭役,三者合一,只對田地征稅,田地多者多交,田地少者少交,無田地者不交且不論紳衿官員,一體當差一體納糧。”
賈琮眼睛一亮,道“此法甚好、甚好,公平合理。”
“法雖善,可得罪權貴士紳,故而此法推行起來極難,邊關只求安定為重,更是沒有行此法。”榮柳道。
賈琮點點頭,說來也是,以賈家為例,黑山腳下賈家有五十幾萬畝土地,真按新法征收,即便是一兩成的稅率,一年至少要交十萬銀子,哪個權貴愿意
“榮主簿所言也不無道理,不知主簿在此間有幾畝田地衙門里其他官吏有多少地”賈琮笑道。
榮柳赧然道“不瞞大人,下官在城外有500余畝地。其余同僚多則數百畝,少則一二十畝。”
賈琮點頭道“前兒我才去看了,我家在大小黑山腳下有五十幾萬畝良田,皆是沃土。”
榮柳瞠目結舌,半晌才拱手道“潭府根基雄厚,下官望塵莫及。”
賈琮擺擺手道“向我這樣的人家,幾十萬畝地,一粒糧不交給朝廷,榮主簿以為妥否”
“這”榮柳干笑道“此乃朝廷大政,下官不敢妄言。”
“沒什么不好說的,我深以為恥雖說我家祖上對國家有些功勞,可朝廷對我家也算仁至義盡了。因此,前兒我贈了楊總兵200囷糧。
往后每年,我會主動按新法向總兵衙門繳納賦稅,以盡人臣本分。”賈琮道。
榮柳見他語氣誠懇,不似說謊,終于動容,起身一揖到地,道“大人高風亮節、赤膽忠肝,下官拜服。”
賈琮擺手道“算不得什么。新法乃朝廷大政方針,我等須一體遵行。我并不是要割大家的肉以求名,告訴衙門里的官吏、將官,交那幾個田稅算什么
把新法推行下去,把本衛的田地丈量清楚,多收上來的錢糧,還不夠大家貼補這個帳還算不清楚本官豈會虧待自家兄弟”
榮柳眼睛一亮,這般失之東隅收之桑榆,不僅不賠,恐怕還有得賺,忙大拍馬屁,道“大人高瞻遠矚、高屋建瓴、高深莫測、高明遠見、高才博學,下官佩服的五體投地。”
眾人都笑起來,榮主簿拍馬屁都高人一等。
賈琮笑道“閑話少說。主簿覺得如此一來還有何阻礙”
榮柳道“大人這般體諒下屬,下官保證,衙門里一定眾志成城,力推新法。不過要說阻礙,恐怕就是城里的一些大戶豪紳了。”
賈琮道“莫非這遼海衛有什么了不得的人物”
“這倒沒有,頂多在遼東鎮、奉天城有些關系。”
賈琮冷笑道“我聽說有句話叫破家縣令,滅門府尹。莫非本官還比不上府尹”
榮柳想到賈琮的國公府背景,又有楊總兵撐腰,還怕幾個本地大戶
因笑道“旁人來動不得,對大人來說,那些富戶不啻螳臂當車,蚍蜉撼樹。”
賈琮哈哈一笑,道“那就放手去做罷,出了事,我兜著”
聽到這句話,榮柳再無疑慮,起身道“大人放心,下官定不辱使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