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意公主、寶釵一大早就心神不寧,心慌意亂,翰林院老儒在上面旁征博引講學,她們兩人在下面如坐針氈,眉來眼去,愣是一個字沒聽進去。
只因今日賈琮要被斬首了。
看著大案上御賜獸耳八卦鎏金銅壺滴漏中的箭尺一絲絲升高,如意和寶釵的心也隨之懸起。
堪堪到了巳時,如意公主深吸了口氣,下定決心,起身告罪進內更衣。
片刻出來,已換了一身大紅地滾金邊纏枝卉銀鼠皮勁服,下著黑緞錦邊燈籠褲,腰懸寶劍,足蹬馬靴,英氣逼人。
老翰林訝然道“公主這身打扮何意”
如意拱手道“學生有事要出去一趟,明日再學罷。”
老翰林皺眉,還有比學習圣人之道更重要的事
“公主,今日事今日畢,有什么事做完功課再去辦也不遲。”
如意道“學生趕著去救人性命,也是踐行圣人之道。”
老翰林淡淡道“是何圣人之道,若能言之,我便寬縱一回,否則定當稟明圣上。”
如意面色一沉,她此刻心亂如麻,哪里想得起什么圣人之道,正待任性離去,卻聽寶釵道
“先生,孟子云,知者無不知也,當務之為急;仁者無不愛也,急親賢之為務。讀書緩而救人急,公主執中行權、通達權變,正是圣人之道。”
“對對,我就是這個意思。”如意忙點頭道。
老翰林捻須微笑,看來還是自己教導有方,點頭道“善。切記孟子亦云,不以規矩,不能成方圓。救人也罷,不可肆意妄為。”
“學生明白。”如意忙答應一聲,朝寶釵點了點頭,風一般去了。
公主府正門洞開,數十騎精銳沖出,如狂風般卷過王府街,轉入崇文門內大街,出了內城,轉而向西,沿著三里河街、小市街直撲菜市口而去。
城內人流如織,出了王府街后便十分擁擠,很快如意公主并護衛一行人便被堵在路上。
“閃開、閃開”王府護衛大聲呵斥驅趕人群,護著如意緩緩前行。
如意心中著急,卻也無可奈何,總不能飛過去,只得連聲喝令開路。
王府護衛們也急了,若誤了大事,他們哪吃罪得起,當下四五號人下馬,提起馬鞭又打又推,將行人趕到兩旁,強行開路,一時在大街上鬧了個人仰馬翻,圍觀人群反而更多了些。
“混賬,我等乃公主府護衛,你們還不閃開”
眾百姓卻不買賬,紛紛吵嚷指責“公主府也得講理,怎么胡亂打人”
這一鬧起來,反而更加走不動,被里三層外三層圍了起來。
“都干什么、干什么”幾個巡城的兵馬司兵丁見人群聚集,忙過來察看。
一護衛忙取出腰牌,遞給這幾個兵丁,低聲道“快快清理街面,莫要擋了如意公主的駕。”
那幾個兵丁看了中間馬上的如意一眼,吞了口唾沫,這祖宗誰惹得起。
慌忙點頭哈腰,連聲答應,抽出隨身帶的鞭子、鐵鏈,指著人群喝道“你們這群刁民,反了天了光天化日竟敢聚眾攔路鬧事,都給我滾開,不長眼的隨我們去兵馬司衙門學學規矩”
一邊說,一邊拳打腳踢,鞭子亂抽,把人群驅趕到兩邊。
百姓不怕這些護衛,卻怕常年累月在街面上管事兒的兵馬司,不敢反抗,忙讓到兩邊。
“您先走,小的們隨行伺候。”幾個兵丁站在路旁躬身陪笑道。
駕如意一行忙催馬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