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果然不愧名家手筆,洗練精準,若合符節”眾人贊道。
“厲害厲害,值五百銀子。第二題,吾十有五而志于學,三弟如何破”
“圣人之道境,惟漸進以求之也。”老三道。
“妙,妙精妙之極可謂虛空造物,籠罩萬方。高,實在是高。”一人擊節贊嘆,眾人齊聲附和,自嘆不如。
“三弟,第三題不以規矩,如何破”
眾人心癢難撓,與后世考試后迫不及待對答案的考生并無二致。
“有法而不恃,何得至境矣”老三道。
“伏了伏了,這破題拍合題位,如懸崖墜石,振聾發聵。超出我等遠矣。”
“規矩者法也,方圓之至也。這破題一針見血,入木三分,超過上榜之人多矣。”
眾人紛紛點頭,越發相信科舉有弊,連這等破題都上不了榜,那等于說他們一輩子都沒機會了,還有天理么
卻不知這是當年的狀元公龐超親自擬的,那還能差得了
忽聽旁邊一中年舉子道“三弟的破題自然是極妙的,理應杏榜題名,可有一件事,不知三弟可曾想過”
“何事”老三道。
“老弟安知所聘名家沒有為他人所聘若其圖省事兒,一文多賣,考場上出現雷同卷,定是要一并黜落的。”那中年舉子道。
“這”
“此言有理,既然題目早已泄露,其他人定也要打這主意,都中時文名家就那么幾個,出現重疊也不稀奇。”眾人道。
老三默然半晌,嘆了口氣,拱手道“年兄所言也有道理,總而言之是弟時運不濟罷。
觀兄之氣度精神,定是飽學之士,何故也折戟沉沙”
那人搖頭嘆道“不敢當此金獎。余自幼苦讀,至今三十余年矣,仍未登瀛,何談飽學
今日聽君一席話,如大夢方醒,才知書中雖有黃金屋、顏如玉,卻無抗衡不法之法矣。”
老三眼珠一轉,聽到“不法之法”四字,知道這是“自己人”。
順著話頭道“老兄制藝之道,比之小弟方才所言如何莫非也是懷才不遇”
那中年人正是賈芳,被九死喬裝易容后,來這最熱鬧的酒樓當個“托兒”,只為力證今科有弊。
賈芳捋了捋頜下短須,淡淡道“雖不敢言勝,想不遑多讓。”
眾皆嘩然,這人也太狂了些,就方才那幾個破題,足以媲美今科朱卷前十名,此人竟敢與之相提并論。
老三不伏道“我這可是名家手筆,五百銀子一篇,年兄如此自信乎第一題你如何破”
“對,年兄且說你的破法,我等拜讀之后自有公論。”
眾人也不伏氣,輸給“名家”也就罷了,若輸給另一個窮書生,這就不可接受了。
賈芳擺手道“方才三弟所言今科試題早已泄露,在下即便說出來,難免亦被疑是托人所作。
諸位年兄若有雅興,何不即興命題,小弟當場作答,豈不新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