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日薄西山,疴疾日侵,腰腳疼癉,筋力衰竭,常懷乞退之心,難耐跋涉之苦,雖蒙恩旨,難以驟行,并懇皇恩,寬容時日,將養殘軀,但稍好轉便即啟行”
馮遠笑道“前些日子才聽說晉王又得了對兒雙生子,怎么轉瞬之間就垂垂老朽怕是有詐罷。”
西寧郡王金鐸冷笑道“分明是借病推脫,晉王與我同庚,今年虛歲四十五,哪里就老的走不動路了。”
眾人都開口附和。
熙豐帝道“他們三家的意思都明白了,近的如此,遠的可想而知。該當如何,諸卿各自奏來。
眾人知道今上問的是該不該堅持撤藩的意思,心中雖明白,卻不敢冒然開口,這等大事若出了問題是要負責的,晁錯的故事,他們比誰都清楚。
段準見眾人不敢開口,慨然出班奏道“回皇上,臣以為諸藩已有裂土封疆之勢,擁兵自重之心,此時不撤,必成后患。”
聽他開了口,眾人忙你一言我一語奏明。
“臣附議,諸王挾藩自重,推諉不行,分明有大逆不道之心。”
“臣附議,諸王聽聞圣意,卻不敢進京,分明就是做賊心虛。”
“臣附議,如今九藩尾大不掉,損耗錢糧日益沉重,而邊關穩固,外敵并不足為慮,理應撤藩。”
“臣附議,早有御史言官風聞奏事,言邊關之民只知有王,而不知天子,其不臣之心,昭然若揭也。”
眾大臣你一句、我一句,都說該當撤藩,有的更貢獻方略,說如何撤藩。
熙豐帝點頭道“雖說諸王有些桀驁難馴,不服君命,但反狀未露,倒不便不教而誅,讓天下人說朕殺戮功臣。
須得給其改過自新的機會,以保全宗室之情,故今日此間說話,不得泄漏一字。”
“臣等遵旨。”
熙豐帝又道“不過撤藩之舉卻勢在必行,諸卿下去暗中準備,不可走漏風聲,嗣后按軍機處章程辦事,不動則已,動如雷霆。明白么”
“臣等遵旨。”
“若要強行撤藩,理應先撤一藩而震懾諸藩,諸卿以為應先撤何藩”熙豐帝道。
眾臣相顧無言,方才吵著撤藩時可以暢所欲言,畢竟沒有特定對象,段準又當了出頭鳥,如今指定對付某王,若拿不下,反噬起來可是要命的事。
江風看了眾臣一眼,微笑道“諸位同僚黃公好謙,不露圭角,老臣愿拋磚引玉。
臣以為先撤之藩不宜過遠,遠則勞民傷財,以勞擊逸,非良策也;
也不宜過近,近則唇亡齒寒,若其不敵,必亡命而去,投靠遠藩,則強藩更強矣;
也不宜過強,強硬為之,師出無名,則各藩驚怖,為圖自保,必相互勾連以抗王師。
須得一著多用為上,既撤一藩,亦控數藩,更懾諸藩,則削藩之舉,方能水到渠成,無所阻滯。”
熙豐帝點頭贊道“江愛卿此乃老成謀國之論,朕深以為然,依你之意應先撤何藩”
江風沉聲道“臣以為應先取遼王。”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