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曹余生的率領下,獵人小隊開始進入第一個案發現場。
薩南和那兩個使館的隨從,都站在了村道上,沒有跟進來。
這其實是反常的,但是在這里,反倒好理解。
雖然種姓制度,已經不被當地法律所支持,但上千年的風俗習慣,還是融入了當地人的一言一行中。
這里,是“不可接觸者”的村落,而薩南擁有高貴的剎帝利種姓,能夠帶大家走進村子,已經算是極限了。
讓他進屋,那是不可能的。
不過他不跟進來,對林朔和曹余生來說反倒是好事,免得礙手礙腳。
尤其是林朔,薩南這個印度人雖然舉止外表都算得體,但他身上的那股子香水味道,實在是有些受不了。
此刻眾人進入的第一個屋子,門口拉著警戒線。
可是一進來,林朔就知道現場其實早就被破壞了。
這間屋子的氣味,亂七八糟的,最近在這兒停留過的人,不下二十個。
只聽曹余生說道:“這村子所在位置,偏偏在登山路線上。一村子的人同時遇害,發現者肯定是旅客。這大伙兒一擁而上地看熱鬧,現場保護,肯定是無從談起了。想從這種現場找到有用的線索和證據,是很困難的。
不過,常人沒辦法,不代表我們沒辦法。
魁首,請。”
一邊說著這番話,曹余生看向了林朔。
林朔點了點頭,閉上了眼睛,抽動了一下鼻翼。
屋子,相比于野外,是個封閉的環境。
這里的氣味,消散的速度遠比野外要慢。
尤其是這種木屋,居住人群收入不高,眼下又是旱季,夜晚的溫度能接近零度。
窗戶本來就少,再加上為了保暖不怎么開,這就讓氣味因子在這里沉積下來。
但是,這里是一個被破壞過的現場,進來過的東西很多。
有受害的戶主,有發現尸體和看熱鬧的游客,有當地的警察,還有收尸人,以及目前林朔所真正關注的:兇手。
在理論上,應該至少存在這么五撥人或者東西。
而這每一撥人或者東西,都是有特定“味道”的。
只是這種甄別,相對困難。
林朔需要關閉一些不必要感官,比如視力,來把更多的注意力集中到嗅覺上。
所以他閉上眼,充分地感受著鼻腔里的味道。
與此同時,他腳下也慢慢移動起來。
第一撥人:受害者。
脖子有傷口,主要的氣味特征,血腥味。
床上一個,地上一個,都是三十歲左右,應該是一對夫妻。
第二撥人:游客。
十公里的山路走下來,出汗了,有汗味。
還有新買的裝備散發出來的化纖味、女游客身上的香水味,以及看到尸體后產生不良反應,嘔吐物的味道。
總共九個游客,七男兩女,吐了三個。
第三撥人:警察。
和游客差不多,都有汗味。但當地飲食習慣,讓他們的汗水中充滿了辣椒和咖喱的味道。
兩個警察。
第四撥人:收尸人。
死者是“不可接觸者”,因此他們的收尸人,也是“不可接觸者”。
人群特征:低收入的重體力勞動者。
氣味特征:新陳代謝極度旺盛,再加上衛生習慣不佳,導致體味很重。
而且尸體不是抬出去的,是背出去的,收尸人身上沾了血腥味。
兩個收尸人。
除了這些味道之外,還有目前屋內的這些人。當然他們的味道,林朔是熟悉的。
把以上這些氣味信息,全部排除掉。
這樣,兇手的氣味,就被鎖定在一個很小的范圍內了。
不過,這個兇手進出屋子的速度非常快,因此殘留在屋內的氣味因子非常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