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下降不是線性的,而是指數級的。
抑制下降,核反應堆功率就開始急速攀升,很快變得不可控制。
代理總工程師這時候慌了,趕緊下令關閉核反應堆。
可這東西它不是電源開關那么簡單,說關就關的。
當時這種核反應堆裝置的開關,是兩百零五根控制棒。
控制棒上面半截是硼,下面半截是石墨。
硼是抑制核反應的,石墨是促進核反應的。
這個開關,原理是棒子在反應堆里插著,通過上半截硼和下半截的石墨跟反應物質的分別接觸,來控制反應堆功率。
一開始代理總工程師要加大功率,所以那個二十五歲的年輕操作員,就把控制棒往上拉,讓下半截的石墨更多地接觸反應物質,也就是鈾235和鈾238,促進核反應。
小伙兒沒經驗,以為是越往上拉功率越大呢,于是操作拉滿,手動控制著把兩百零五根棒子全拔出來了。
于是就連下半截的石墨都被拔出來了,全部懸在反應物質上頭。
這會兒代理總工程師說趕緊關停核反應堆,小伙兒這就控制著棒子往下插。
這一插,先接觸反應物質的,是下半截的石墨,促進反應的。
這就叫做烈火添油。
反應急劇增加到上百億瓦,水瞬間被汽化,產生的壓力扭曲了反應堆。
控制棒卡在其中無法繼續插入,下半截石墨被卡在反應堆正中間,上半截的堋下不去。
于是里外里加起來,這就徹底失控了。
最后的儀表讀數是三百三十億瓦,十倍于正常功率。
反應堆堆芯在超高溫下瞬間熔毀,一千四百噸的反應堆頂蓋被蒸汽爆炸拋向空中。
于是氧氣進入反應堆,一切能燃燒的物質在高溫下迅速發生爆燃。
劇烈的爆炸,讓包裹著放射性物質的石墨四處飛散。
核電站的上空,出現了一道幽藍色的光柱。
那是空氣中的原子吸收高能射線,變成了激發態,然后又回到非激發態時呈現的光譜。
核輻射之所以可怕,就是這種高能射線以動能的形式釋放,分子會分崩離析。
人體的基因,dna攜帶的遺傳信息,就是分子信息,會被撞爛。
遺傳信息被撞毀,人體新陳代謝這就不行了,細胞沒法更替,于是就慢性死亡。
所以一旦遭受了高強度的核輻射,那是無藥可救的。
這起事件,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核事故,被定為最高的第七級災難事件。
所有的放射性物質的威力,相當于一百四十顆廣島原子彈。
當時的蘇聯政府事后怎么救災,那是一場史詩級的行動,林朔在北歐的圖書館里看得很受感動。
總之到最后,在犧牲了幾千條性命,并且打折了數以萬計的搶險人員的壽命之后,所有的放射性物質最后被封存起來。
封存這些物質的,是一口巨型石棺,就罩在第四號核裝置上面。
而這口石棺是有壽命的,大概三十年左右。
三十年之后,石棺本身也會成為放射源。
如今二十年過去了,這口石棺還剩下十年能用,十年之內還得來一口更大的石棺。
而目前的這兩頭猙,就在石棺上面,一頭站著,一頭臥著。
……
這兩頭東西這么不把核輻射當回事兒,當然是它們作為愚昧生物的一種無知。
不用林朔去狩獵它們,這兩頭東西今后的壽命不會超過一個禮拜。
可現在兩撥人馬撞上,你看見我了,我也看見你了,這算是狹路相逢。